(部编本)人教版(新)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别饿坏了那匹马》教学设计
(部编本)人教版(新)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别饿坏了那匹马》教学设计第3页

  

  三、二读课文,整体把握故事

  1.谈话启发:

  这个故事,文字比较长,但是思路比较清晰,你们能不能综合时间的推移、人物的变换以及情节的发展变化等因素,简要地概括成主要内容呢?请默读梳理,形成文字

  2.学生自学:

  ⑴教者巡视,排忧解难,对个别"学困同学"适度提示方法--

   不妨先划分为几个部分,并归纳每个部分的内容:

  ①(01-02)我没钱在一家书摊看书,得到了残疾摊主的默许

  ②(03-09)父亲因我白看书严肃教育我,让我扯马草换钱看书

  ③(10-12)从此我扯马草换钱看书,换不到钱就忍着不看书

  ④(13-22)摊主得知我卖不出马草,让我把马草卖给他换书看

  ⑤(23-31)我发现摊主家没有马,是为让我看书故意收下马草的,十分感动

  ⑵同桌商议,互相修正补充

  3.班级交流:

  (教者根据需要,指名2-3人交流,适度评点)

  【设计意图】

  新《课程标准》倡导体验和感悟,注重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但是并不意味着不要"工具性",并不意味着不要训练概括能力;而概括能力恰恰应该在长课文的教学中予以关注因此,本环节特意安排这样一项训练,这对于六年级同学来说,也许更有必要

  四、三读课文,初步扫描人物

  1.过渡谈话:

  弄清了故事的经过,我们就可以认识有关的人物了这个故事中有哪几个主要人物呢?

  (学生回答,教者板书:"我"、父亲、书摊主人、他的妹妹)

大家一定知道,作者写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