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苏教版数学《用列举的策略解决问题》教案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册苏教版数学《用列举的策略解决问题》教案教学设计第5页

 本学期我个人所确定的研究小课题是"课堂中学生知识的动态生成性研究"。动态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理念。课堂教学中的动态生成既包括教师在备课时对教学情况的全盘设计,也包括在课堂实际教学场景中,即兴生成的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以及教师的处理。下面就结合本节课的教学情况,谈谈几点体会:

一、 通过预设,为生成铺路

  教学是一项复杂的活动,它需要教师课前做出周密的策划,这就是对教学的预设。首先要准确把握教材。教材是"大纲"或"标准"理念的具体体现,是学习内容的主要载体,也是学生学习的基本材料。教师在分析教材进而进行教学预设时,应在深入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本人的教学风格,对教材适当改编或重组。其次要全面了解学生。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能力水平、个性特点必然影 响着教学活动的展开和推进。因此,尽可能多地了解学生、预测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乃是科学预设的一个重要前提。如,在备本节课时,我就将教材中,本节课课后练习的第二题,作为了导入新课的一道习题,我已经考虑到同学们都会采用把发出铃声的时间一个一个列举出来的方法来解答这道题。从而很自然的引出本节课的研究主题用"一一列举"的方法解决实际的问题。为后面例题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 适当引领,为生成指明方向

学生的差异和教学的开放,使课堂呈现出多变性和复杂性。教学活动的发展有时和教学预设相 吻合,而更多时候则与预设有差异 甚至截然不同。当教学不再按照预设展开,教师将面临严峻的考验和艰难的抉择。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加以引导,把来自学生零星的、片面的、模糊的资源优化, "选择"学生的创新信息,引领学生把教学过程向更高水平推进。如,本节课的例1"王大叔用18米长的篱笆围长方形花圃,有多少种不同的围法?"本来我是想在交流时通过学生有序的列举和无序的列举进行比较,总结出有序列举的好处:不重复、不遗漏。但实际上学生都很有序的列举出了4种围法,有的用算式记录,有的连表格也画好了。我只好直接让学生说说大家这样列举的好处,同样引出了"不重复、不遗漏"。变成比较算式列举与表格列举的不同。总结出了用表格列举既美观又清楚。同样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本节课的例2,我并没有呈现教材的例题,而是变为:花圃围好后,王大叔去购买花苗,有三种花苗可供选择,兰花、蝴蝶花、月季花。王大叔最少买1种花苗,最多买3种花苗。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购花方案?如果说例1是让学生学会有序列举,例2则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与难点,我首先引导学生将王大叔的购花方案分类(只卖1种、只卖2种、只卖3种)。同时,在黑板上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