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2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 教案
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2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  教案第2页

  了解。

四.教学策略

  本节的引入从一支荷花开始,引出一片荷花,学习种群的概念,从诗歌开始,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在整个教学中,用了桦尺蠖体色来研究种群基因频率及其改变,整个教学以桦尺蠖为例,用数学的方法来探究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在教学中紧紧抓住数学公式,对学生逐步引导,用数学方法得出实验结果,非常具有说服力的结果。

五.教学过程

教师的组织和引导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欣赏歌曲《荷塘月色》,从一支荷花入手,让学生考虑荷花从古至今,需要一片荷花才能传递基因。 朗诵两句诗 激发学生参与热情,更利于下面教学的进行。 引入种群的概念

1.怎样的一群个体可以称为种群呢?

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叫做种群。

以下描述属于种群吗?1.菜市场所有的白菜。

2.一片草地上的全部蛇。

3.我国长江流域的全部白暨豚。 学生进行判断和解释 问答式的互动,强化种群的概念 引入桦尺蠖

在1870年的英国曼彻斯特地区,生活着一群桦尺蠖,桦尺蠖的体色受一对等位基因S和s控制,黑色S对浅色是显性的。从这个种群中随机抽取100只个体,测得基因型为SS、Ss、ss的个体分别是10、20和70只,求:

(1)SS、Ss和ss的基因型频率是多少?

(2)S和s的基因频率是多少?

1.基因库: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这个种群的基因库。

2.基因频率: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基因占 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率。

3.基因型频率:在一个种群中,某基因型个体占全部个体的比率。

层层深入,相互比较得出概念 三、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

假设英国曼彻斯特的桦尺蠖种群非常大,所有的雌雄个体间都能自由交配并产生后代,没有迁入和迁出,自然选择对体色这一相对性状没有作用,基因S和s都不产生突变。

学生从题干中提炼信息得出结果①桦尺蠖群体数量足够大

②全部的雌雄个体间都能自由交配并能产生后代

③没有迁入与迁出

④SS、Ss、ss三种基因型的桦尺蠖生存能力完全相同 (也就是说自然选择对S、s控制的体色性状没有作用)

⑤S和s都不产生突变,即没有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让学生学会从材料中提炼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