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浙科版选修1 第三章 泡菜的腌制和亚硝酸盐的测定 学案
2018-2019学年浙科版选修1 第三章 泡菜的腌制和亚硝酸盐的测定 学案第3页

适宜温度 25~30 ℃ 30~35 ℃ 室温 发酵条件 前期需氧;后期不需氧 一直需氧 无氧 生产应用 酿酒、发面 酿醋 制作酸奶、泡菜   

  [题组冲关]

  1.下列有关泡菜腌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发酵时间过长会因霉菌生长过多而产生霉变味

  B.发酵产物有有机酸、醇类、亚硝酸等

  C.腌制过程中只有乳酸菌起作用

  D.发酵过程中要经常向水槽中补充水

  解析:选C 泡菜腌制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假丝酵母和乳酸菌。

  2.下列有关泡菜制作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不能加盐水,应加凉白开水

  B.发酵过程中只有醋杆菌发挥作用

  C.发酵时间长短受室内温度影响

  D.发酵时间越长,亚硝酸盐的含量越高

  解析:选C 泡菜制作过程中,应加盐水;发酵过程中主要为乳酸菌和假丝酵母发挥作用;发酵时间长短受室内温度影响;随着泡菜发酵过程的进行,亚硝酸盐的含量先增加后减少。

  

  3.萝卜干和泡菜是深受市场欢迎的腌制食品,如图是一般的生产流程,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制作泡菜宜选用新鲜的蔬菜或其他原料,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腌制过程加入的盐水量不能过满,否则会出现溢坛现象,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发酵过程主要利用了乳酸菌和______________对萝卜中有机物的分解作用,产生有机酸和醇类物质,使萝卜更美味可口。同时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多种措施控制其他杂菌的繁殖,以保证产品的质量,下列不属于此种措施的是(  )

  A.加盐         B.加白酒

C.加水密封 D.加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