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两首》教案(共2课时)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两首》教案(共2课时)第5页

  一 导入新课

  古代交通不便,离别容易相会难,以送行饯别表达深厚的情谊便成为一种习俗,送别诗也因此成为诗人笔下常见的题材。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唐代诗人李白写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今天我们将学习唐代诗人王维所写的送别诗《送元二使安西》。

  二 了解诗人

  交流课前收集的作者的资料。

  三 读古诗,学会生字

  四 解诗意

  1.以小组为单位,自学古诗。(自学方法同上节课。)

  

  2.交流、解惑、答疑。

  重点点拨:

  

  (1)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渭城的清晨,一场如酥的小雨湿润了路上的尘埃,旅店旁的棵棵杨柳,被雨水冲洗得更加翠色欲滴。

  

  (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朋友,请你再喝尽这杯醇香的美酒,等你西行出了阳关之后,就再也没有一个交情深厚的老友了。

  五 入诗境

  1.想象"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的景象。

  (1)用词或短语概括景色特点。

  (2)用笔画一画美景。

  2.作者此时是怎样的心情?可以从哪些词中看出来?

  读一读,想象诗人当时的语言、神态、行动。

  3.用语言把心中这一感人的画面描述出来。

  4.有感情地朗读诗文,体会诗的意境。

板书设计:

小结与反思: 1."安西""渭城""阳关"三个地理位置应明确一下,能结合地图最好,使学生能较为直观地了解诗人送别友人的地点,元二要前往的地方及阳关的所在,这对学生理解诗意有很大帮助。

  2.诗的前两句写景,给人一种清新美好的感觉;后两句叙事,传达出淡淡的伤感。这种借景抒情的方式很见风致,要引导学生体会它的妙处,并运用于习作。

3."劝君更尽一杯酒"耐人寻味,应结合背景解读一番。朋友要西出阳关,这虽是壮举,却要长途跋涉,备尝艰辛,这临行之际的一杯酒,不仅含有依依惜别的情谊,而且包含了对朋友处境、心情的体贴,也饱含着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分别在即,要说的话一定很多,但千头万绪,一时竟不知从何说起。这种场合,往往出现无言相对的沉默,"劝君更尽一杯酒"就是不自觉地打破这种沉默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