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伯牙绝弦》教学设计第2页

  2、指名读文,指导注意句子的节奏和停顿。教师做范读。读好语气词。注意感受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

  3、理解文章的题目:"伯牙绝弦"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用大家熟悉的表达方式说,学习文言文要学会变通。)(课件出示:"伯牙绝弦"的意思)

  4、文章还在哪里提到了伯牙绝弦?这里的"绝弦"意味着什么,向世人宣告了什么?(它意味着终身不再弹琴,向世人宣告了彻底地放弃弹琴。)

  三、互助交流,深入探究。

  1、书读百遍,其意自见,我们已经读通了文章,接下来,就要读懂文章,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读懂文言文的好方法。(结合注释、工具书、讨论交流等)学生自学,然后进行交流。

  2、都读懂了吗?交流一下你都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没读懂。

  (1)四个"善"字不同的用法:"善鼓琴""善听"中的"善"字可以理解为"擅长、善于"的意思;两个"善哉"是表示赞叹之义。(课件出示:"善鼓琴""善听"中的"善"和"善哉"的意思)

  (2)从何处可以看出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换位体验:如果你是子期,伯牙鼓琴志在高山,志在流水,透过伯牙的琴声,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于是你怎么赞叹?

  (3)伯牙琴艺绝伦,他肯定不止"志在高山","志在流水",想象,他还会志在哪里?出示课件:(引导学生说出:秋雨绵绵、阳光灿灿、杨柳依依、雨雪霏霏、清风徐徐、明月皎皎、雷声隆隆、微波漾漾......)

伯牙鼓琴,志在 高山 ,钟子期曰:" 善哉, 峨峨兮若泰山 !"

   志在 流水 ,钟子期曰 : "善哉, 洋洋兮若江河!"

   志在 ,钟子期曰 : "善哉, !"

   志在 ,钟子期曰 : "善哉, !"

(4)好一个"伯牙所念,子期必得之"!再读这部分语句,理解"伯牙所念,子期必得之"体会知音含义。

(5) 通过"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体会伯牙丧友之痛。

问题:痛失知音,伯牙做了什么?从中你读出伯牙什么样的心情?

1)默读课文,用"~"勾划出相关句子,体会体会。)

2)小组内交流讨论。

  3)小组代表在班上汇报分享学习成果。

为什么要"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如何破琴,如何绝弦?感受伯牙认为世上再无知音的心情。再扣课题。(课件出示:"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的意思)

  四、拓展总结,巩固提升。

1、明代小说家冯梦龙在《警世通言》这一本书中,用生动的笔触描述了这个动人的故事。传说,俞伯牙与钟子期是在江边相识。当时,伯牙在船上鼓琴,子期在岸边听见,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二人从此成为知音。无奈,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钟子期不幸染病身亡!子期死后,伯牙曾到子期的墓前悼念。面对子期的坟墓,伯牙情不自禁地想起了自己鼓琴,子期听琴的情景--写下了一首短歌:(课件出示)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