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六》教案
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六》教案第2页

二、   "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是什么意思?

  回顾刚才的"小蚂蚁搬走大青虫"的故事

  5、 背儿歌

  6、在书上描红"单、丝"。

  7、在习字册上书写"单、丝"。

展:  8、学生提出难写的字,师范写。

  9、学生描红、仿写,师巡视指导。

五、诵读全文,检测效果

  1、 多种形式诵读课文。 2、 多听写本课生字词。

六、小结

练: 1、填空:

  成:共()笔,第3笔是(),第5笔是()。

  变:共()笔,第3笔是(),第5笔是()。

  金是()结构的字,共()笔,第6笔是()。

  2、 课文内容填空:

  一人单独走是什么字?()

  二人结伴走是什么字?()

  三人成一群是什么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 、书空易记生字:(根据上节课学生情况而定)

   2 、抽读难记生字卡片:

   3 、指名读韵文。

  二、理解儿歌

   1 、边看拔河比赛录像边回忆当时情景,思考:你知道你们成功或失败的原因是怎样的吗?

     学生看录像。

     比赛前,我们两队的选手人数一样,力量也差不多,比赛时每人都使了劲为什么红队赢了,绿队输了呢?

     (回忆与再现拔河比赛的情景,使学生一下子回到比赛的状态,"入境始生情",既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更好地总结成败的原因。)

   2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适当引导:

     (比赛时的队形,绳子的情形)

     A 赢了,大家使足劲,绳子拉直。

      引导: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板书: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

     B 输了,绳子扭动,歪了。

      引导:虽然心里想了,每个人都使了劲,但是做得不一致,赢不了,这就是"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

      (自然之中揭示原因,使学生感悟出两句话的大意及两者的正反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