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苏教选修史记选读 管仲列传 教案2
2018-2019学年苏教选修史记选读 管仲列传 教案2第3页

 受。他是多么的希望有人能像鲍叔理解管仲一样,理解自己"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的那份良苦用心。

2、管仲为政

⑴前面讲了,管仲在齐国任政后,帮助齐国"九合诸侯,一匡天下",那么他取得施政成功的基础是什么?于文中找出答案(六个字)

明确:"贵轻重,慎权衡"(重视经济发展,慎重对待得失利弊)

⑵可见,管仲施政的成功是基于两个方面的。那么,管仲是如何发展齐国经济的呢?

明确:"通货积财,富国强兵"

⑶那么,要成功实现富国强兵的施政目标,他施政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明确:"与俗同好恶","俗之所欲,因而与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在管仲看来,社会治理,国家富裕,军队强盛,君主称霸,都系于民。要富国强兵,就必须先使百姓富裕。百姓富裕了才会懂得礼义廉耻,国家才会强盛。("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而富民的根本要义是"顺民心",只有顺从了民的本性与意愿,民们才能脚踏实地地生产、劳动,创造财富和积累财富,才会心甘情愿地听从号令,遵守法律,拥戴君主,服从统治,服务国家。在这样思想的指导下,一切有利于百姓的政策,就给他们;一切百姓们反对的国政,就废除他们。("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这样施政的结果是:"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论卑而易行"国政容易推行,百姓拥戴国君,齐国逐渐强大。

第二课时

⑷经济的发展,让齐国具备了争霸天下的基础,那么,管仲又是如何通过"慎权衡"帮助齐桓公走上春秋霸主宝座的呢?

明确:三件事情:①桓公伐蔡 ②桓公救燕 ③曹沫之约

① 桓公伐蔡

公元前656年的春天,齐桓公在打败蔡国(伐蔡是因为怨恨蔡姬改嫁)之后,又联合诸侯国军队大举进犯楚国。在大兵压境的情况下,楚成王先派使者到齐军中质问齐桓公为何要侵犯楚国("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料想)君之涉吾地也,何故?"),面对楚王的责问,管仲的回答是:"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供),无以缩酒(滤酒),寡人是征。"什么意思呢?就是楚王讲你齐国为什么无缘无故攻打我们?春秋之战讲求的是师出有名,桓公伐蔡是因为蔡姬改嫁,让桓公很没面子,可以说师出有名。但是楚国和齐国没有矛盾,攻打楚国是没有道理的,这是不义之战,必将受天下人指责。在这样的情况下,管仲灵机一动,说征讨你们楚国是因为你们楚国没有给周王进贡,对周王室不恭敬,我们是代替周王来讨伐你们的。其实,在那个时代,周王室日渐衰微,各诸侯国都没把周王室当回事,不进贡的国家比比皆是。但管仲这样说,性质就变了,不是我要侵略你,我们只是替周王征讨不臣。,这一下子就把一个不义之战弄成了正义之讨,齐国占据了大义的名分,出兵明正言顺,天下人无不称赞齐国的正义之举。为齐国赢得了国际声望。

② 桓公救燕

公元前663年,北方的戎、狄侵扰中原,山戎打进了燕国,燕国派使者求救,燕国经常受戎、狄族的侵扰,这次是北狄族中的-支山戎大举进犯。齐桓公和管仲本来商量着征伐南方的楚国,当时楚国在中原人看来也是蛮夷之地。但是管仲建议,只有把北方安定下来,才能集中力量对付楚国,于是和齐桓公率大军北征,打败了山戎,又击败了山戎的同盟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