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个性”阅读与写作专题指导2
高考“个性”阅读与写作专题指导2第3页

有的间接引用;有的描述较详,有的一笔带过;有的出自课内所学,有的来自课外阅读;有事例,有诗句,但无不信手拈来,恰到好处,彰显出作者平时阅读涉猎之广,积累之丰。

谈意气

裘安:

刚刚重温-遍《水浒传》,确实再次为其中可歌可泣的英雄气概所感动,但究其细枝末节,仍发现其中不免有意气用事的例子,"李逵大闹忠义堂"便是一例。

李逵仅听凭老人哭泣诉说,却不经调查,以致砍倒杏黄大旗,大闹忠义堂,扬言要宋江的命,最后却发现误会一场而负荆请罪,却留得个正直可爱的名声。

这当然是李逵的光彩的-面。然而现实生活是这样的吗?

从小就会接受这样的教导:切不可意气用事。而"意气"-词,词典义有三个:一、意志和气概,如意气风发;二、志趣和性格,如意气相投;三、由于主观和偏激而产生的情绪,如意气用事。这样看来,"意气"-词可褒可贬,而对我们生活影响最大的,莫过于第三条含义了。

有一部分青少年受电影、电视剧的影响,曲解"为朋友两肋插刀"之说,看重"哥们"之联系,而引发众多意气用事而酿成的惨案,骇人所闻。而社会也有凭意气斗狠之风,屡禁不止。就身边的人来说,仅知其表便不分青红皂白发生冲撞也时有发生。这是怎样的一种悲哀!

而意气用事一词却又扣在一些舍己为人的身上。韦黎与歹徒英勇斗争,以致负伤住院,这感动了早已麻木的大众,让我们坚信社会不是死的,而是流淌着沸腾的血液的。然而有的人却说:他难道没有看见歹徒有刀吗?他难道不懂得要保护自己吗?仅仅因为恶现象激起了他们正义感就拼命,未免太意气用事了吧!

不,这决不是意气用事,这是正义的行动。意气用事虽不全是坏事,但那不是正义的化身。他们以为意气用事就代表所有高昂的情感与果断的行为吗?

裘安,我们已经生活在新的时代,每天的太阳都是新的,而我们的目标,便是"意气风发"地开始新的生活,"意气风发"地接受新的挑战,"意气风发"地充实自己的大脑,与我们"意气相投"的朋友,尽情挥洒自己的才情!

真的,我不觉得"意气"是个贬义词,若仅凭"意气用事"而否定所有的"意气",那会是怎样的一个世界!

愿我们都满怀"意气",期待未知的将来吧。

你的忠实的 辛蒂

X月X日

点评:

文章构思独特。尽管议论文写作要慎用书信体,因为书信体毕竟属于应用性文体,但只要在主体内容上把握好议论文的文体要求,就有可能在文体上求新。本文作者就大胆地使用了书信体形式,联系生活现实,针对青年人中存在的模糊认识,以"韦黎事件"为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