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 人教版选修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散文部分第一单元《特利尔的幽灵》教案
2019--2020学年 人教版选修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散文部分第一单元《特利尔的幽灵》教案第2页

  第三部分写马克思的革命实践和"特利尔的幽灵"的传播历史,以及在当代的影响。是顺承第二部分思路的自然发展;

  第四部分写"特利尔的幽灵"在中国的命运,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又是顺承第三部分思路的自然联想;

  第五部分写写特利尔小镇所见及遐想,结束全文。写特利尔小镇,好像应该移到文首,其实暗含文心机巧。总之,文章虽然思路纵横交错,但其间逻辑关系隐然可见,符合为文之道。

  本文不是一篇纯正的游记散文,写景、叙事不多,大量的都是论事说理,也就是说写实少而写虚多。因为作者长于论道说理、表情达意,所以文章表现了很强的思想性和情感性。文章的思想感情具有与时俱进的特点,不是停留在过去单纯地表达对革命导师、对革命理论的盲目崇敬的层面上,而是写出了"特利尔的幽灵"在现时代的命运,更写了它在中国的命运,也就是写出了"特利尔的幽灵"的历史和新发展。这样的思想,这样的文章,在过去的年代里不可能表达,也不可能发表。

  一方面思想性很强,另一方面情感性也不弱,作者在论事说理中还表达了多种情感。这些情感有对故居、对故居主人的敬重崇仰,有回顾一个多世纪以来的世界风云变幻时的激动,有讲述"特利尔的幽灵"历经一切反动派围剿而立于不败之地的自豪,有描写"特利尔的幽灵"在中国生根开花结果的喜悦,还有回忆"特利尔的幽灵"在过去年代里被曲解、篡改的惋惜。总之,这些感情不像那些描写小景小物的小品散文一样抒发细微的微妙的情感,而是抒发一种豪迈的情感,表现了一种阔大的心境。

作者为什么不多写马克思其人其事,而专写"幽灵"?

【明确】马克思是举世公认的名人,他的事迹在世界、在中国已经广为人知,再写一遍就没有新意了,所以作者转而写"特利尔的幽灵",这是一个比较新的角度,也容易发挥作者善于思考、精于议论的特长。

另外,所谓"幽灵",虽然幽暗、悄然,却也灵动、迅捷;虽不可见,却也可感。这种朦朦胧胧的东西,作家诗人喜爱捕捉、表现。说"特利尔的幽灵",比说"共产主义思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