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雾凇》教案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雾凇》教案第4页

师:谁能读得再慢些?生读。

师:还有哪些词语说明雾凇是逐步、慢慢形成的?

生:一层又一层地

师:读好它。生读词。

师:还有哪些词语说明雾凇形成需要一个过程?是很慢的。

生答:最初、逐渐、最后

师:雾凇形成时不但很慢,而且很(生接:轻)

文中有一个动词表明动作很薄很轻。生:镀。(字变色)

是啊,我请女生来读读出雾凇凝结时的轻柔感。

师:雾凇是一层又一层地在精雕细琢。雾气先是给松针、杨柳镀上了白银,最初像(生接:银线),逐渐变成(银条),最后十里长堤上全都是(银松雪柳)了。

雾凇形成的过程了解了吗?(擦去第二个问号)

谁来美美地读一读雾凇形成的过程?生读

男女生来比一比,好吗?注意读出雾凇的多、亮、美。

请男生读。请女生读。

  这浓浓的雾气给十里长堤上的树木遮上了一层神秘的轻纱,大自然真像一位能工巧匠。让我们一起来赞美:"每当夜幕降临......银松雪柳。" (配乐齐读)

  师:读了这么多遍,谁能来背一背?(出示填空:渐渐地, 。这蒸腾的雾气, 。最初 ,逐渐 ,最后 。)

  会背的同学站起来!把这美丽的画面通过你的吟诵描绘出来!

  (配乐背诵)

  

四、精读第三自然段

1、(图片出示)如果你也置身于这洁白的世界里,你想说些什么呢?

我想说:雾凇真是美丽动人,

    天下奇观,名不虚传;

    吉林雾凇,百闻不如一见......;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师:说得真好,如果你能把"此曲"改成"此景",把"几回闻"改成"几回见""几回赏"就更好了。

  那如果你见到了这么美的雾凇,你想做些什么?

生:我想拍照留念。

  我想把这美丽的雾凇画下来。

  我想大声地吟诵这篇优美的课文。

师:好的,老师给你配乐,请你把你认为最精彩的部分来吟诵一下。(生配乐朗读)

  读得真美!还有谁也愿意来吟诵一下?(生配乐朗读)

真棒!谁还想来读?(生配乐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