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人教版必修3 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课时作业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必修3 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课时作业第2页

  求。故选B项。

  4.(2018·天津学业水平测试)孟子的学说发展了孔子在"仁"方面的思想,其表现是孟子提出( D )

  A."克己复礼" B."无为而治"

  C."以法治国" D."仁政"

  [解析] 孟子继承了孔子"仁"的学说,发展为"仁政"思想,故选D项。

  5.(2019·安阳高二期末)孔子生前并不得志,周游列国却四处碰壁;孟子游说诸国,虽声誉日隆,但是并没有得到真正的重用;荀子虽然做过兰陵令,但是政治上未有太大建树。这反映了( D )

  A.儒学在诸子时代不是"显学" B.儒学因受到政治压制而衰败

  C.儒学对治国安邦无实际效用 D.儒学与时代需求有较大偏离

  [解析] 战国后期儒学发展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A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是儒家学说的形成和发展时期,虽然未受到太多重视但并没有衰败,B项错误;据材料可知儒学因不适应诸侯争霸和社会变革时代的要求而未受到太多重视,但并不能说明儒学对治国安邦无实际效用,C项错误,D项正确。

  6.(2019·华中师大高二期末)老子的"无为"思想强调"少私寡欲",要求统治者减损欲望,放下贪欲。孔子也把"食无求饱,居无求安"作为对君子的要求。这种现象( C )

  A.反映春秋战国时期个人私欲膨胀

  B.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

  C.体现先秦儒道思想存在一定联系

  D.导致了贵族社会逐步瓦解

  [解析] 材料中老子"少私寡欲"与孔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是对君主的要求,不能反映春秋战国时期个人私欲膨胀的现象,故A项错误;要求统治者控制欲望与商品经济发展无关,故B项错误;老子与孔子思想均要求君主控制欲望,说明先秦儒道思想存在一定联系,故C项正确;老子与孔子要求统治者控制欲望不会直接导致贵族社会的瓦解,故D项错误。

  7.下列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著名论断的思想家是( C )

  A.老子 B.孔子

C.荀子 D.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