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 人教版 选修1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 作业
2018-2019学年 人教版 选修1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 作业第5页

  最大的区别是步骤③中使用的培养基内石油是唯一碳源。(2)根据图B所示平板经培养后的菌落分布可知,该同学的接种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平板上菌落聚集分布,出现这种结果可能的失误操作是涂布不均匀。(3)每升样品中的活菌数=(56+57+58)/3×10×100×1 000=5.7×107(个)。(4)振荡可使菌体与培养液充分接触,提高营养物质的利用率,并且提高培养液中(溶解)氧的含量。(5)为了筛选出分解石油能力最强的细菌,步骤⑤后取样测定石油含量,选取石油含量最低的菌种作为分解石油能力最强的菌株。

  答案:(1)高压蒸汽灭菌 石油是唯一碳源 (2)稀释涂布平板法 涂布不均匀 (3)5.7×107 (4)提高培养液中(溶解)氧的含量,通过振荡可使菌体与培养液充分接触,提高营养物质的利用率 (5)筛选出分解石油能力最强的细菌

  14.莠去津是一种含氮农药,在土壤中不易降解,为修复被其污染的土壤,可按下面程序选育能降解莠去津的细菌(目的菌)。请据图回答(已知莠去津在水中溶解度低,含过量莠去津的固体培养基不透明):

  

  (1)由图推断,从A瓶到C瓶液体培养的过程称为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将C瓶菌种接种到固体培养基之前通常要进行________,将菌种接种到固体培养基的方法有平板划线法和______________法,从图中看本实验采用的是________(填"前者"或"后者")。

  (3)一段时间后,培养基出现无透明圈和有透明圈两种菌落,筛选的目的菌是____________菌落中的细菌,该菌落生长所需的氮元素主要来源于________。

  (4)为弄清固体培养基中的非目的菌是来自C瓶菌种还是培养基,应如何设置对照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图中从A瓶到C瓶液体培养过程为选择培养,目的是初步选择能降解莠去津的细菌(目的菌)并增加其数量。(2)将菌种接种到固体培养基的方法有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两种,由图中固体培养基上的菌落分布比较均匀可知,该接种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包括梯度稀释操作和涂布平板操作。(3)根据题目信息"莠去津在水中溶解度低,含过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