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 统一国家的建立》复习学案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 统一国家的建立》复习学案第1页

第三单元 统一国家的建立

[课标链接](本单元的内容标准)

1、 了解秦兼并六国和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

2、 知道陈胜、吴广起义。

3、 知道文景之治,列举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史实,评价汉武帝。

4、 讲述张骞出使西域的史实,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5、 了解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认识造纸术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6、 知道《九章算术》,知道华佗、张仲景和《伤寒杂病论》。

7、 说出《史记》的作者和体例,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成就和磅礴气势。

[知识梳理](围绕内容标准,梳理知识,形成网络,在学生自主梳理,组内交流的基础上,教师补充完善。)

统 秦的统一及意义

一 秦朝 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国 陈胜、吴广起义 秦

家 汉

的 文景之治 汉武帝大一统 文

建 汉朝 匈奴与汉朝的关系 化

立 民族关系户 张骞通西域

汉朝与西域的关系

丝绸之路

[重难点拨](对本单元重点难点简要解析、点拨、指导)

1、秦的统一,应掌握秦统一六国的时间,秦朝的都城。并注意与商鞅变法的联系。

2、秦建立中央集权统治和巩固统一的措施应是本单元内容重点中的重点。(1)秦始皇创立的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是战国末期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思想的运用和实践。从皇帝到"三公",再到郡县,皇帝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权利至高无上,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2)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包括经济、文化、思想、军事等几个方面。货币、度量衡、文字的统一,有利于经济、文化的交流、发展和国家的统一。 "焚书坑儒"虽然加强了思想控制,但给我国古代思想文化造成了巨大损失;北击匈奴,修筑长城,南征越族,开凿灵渠。这些措施都起到了巩固和维护国家统一的作用。

3、陈胜、吴广起义,主要掌握其原因、特点和历史影响。从而认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及陈胜吴广的首创精神。

4、文景之治,是中国封建社会出现的第一个治世局面,它为汉武帝时期西汉鼎盛局面的出现创造了条件。汉武帝的大一统是本单元的又一个重点。通过比较秦始皇和汉武帝的"一统",可知秦始皇是封建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创立者,而汉武帝则是中央集权制度的进一步加强者;两者对儒家的态度截然不同;两者面对北方匈奴的侵扰,采取的策略也有所不同。

5、张骞通西域和丝绸之路的开辟,是西汉对外关系史上的重大事件。应重点掌握:(1)西域、丝绸之路的概念,并把知识落实在图上。(2)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目的、时间及意义。(3)公元前60年,西域都护的设立,标志着今新疆地区隶属中央政府管辖的开始。(4)理解西汉张骞、丝绸之路、中外交流这间的内在联系。

6、昌盛的秦汉文化,主要掌握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和宗教、史学、雕塑艺术的代表性成就。

[学法指导](好的学习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识图法

识图法是将历史教学与地理教学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方法,它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加深学生对学习对象的印象。例如在讲授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一课时,可事先制作一张简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