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五 归去来兮辞 教案3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五 归去来兮辞 教案3第1页

   4 归去来兮辞 并序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诵读课文,批文入情,把握作品真挚情感。

过程与方法

1、解读重点词句,感悟作者返璞归真的人生志趣与人生境界,把握作品的主题。

2、赏析文中含义丰富的重点词句,体会诗人将日常生活诗化的创作风格。

情感价值观

引导学生树立积极正确的人生观,学习诗人不慕荣利、乐观旷达的精神。

学情分析

《归去来兮辞》出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二单元。东晋大诗人陶渊明以其平淡自然而又纯熟之笔为我们描绘诗人辞官归隐的喜悦而又复杂的心绪和自由、闲适的田园生活。欧阳修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如此推崇,其文自然值得一读。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涵咏体味诗人辞官归隐后的复杂情感。

教学难点:探究陶渊明的隐士情怀。

4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当我们的脑海里浮现出那个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黄发垂髫并怡然自得的世外桃源时,就会想起陶渊明。说到陶渊明,我们不得不提及一个关于他的典故--"不为五斗米折腰"(幻灯片显示)。1600年前,他的目光再次穿破了名利的羁绊,辞官归田,用自己的心灵谱写了一曲曲归隐田园的壮丽诗篇。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陶渊明的理想田园,去聆听《归去来兮辞》中辞别官场、归隐田园的宣言,去感受他的隐士情怀。

二、感知文本:

(一)你能紧扣题目中"归去"二字,设计提出哪些问题呢?

(学生思考、讨论)

师生共同探究、明确:

(1)为何要归去?

(2)归去以后的情形又如何呢?

(3)归去时及归去后的心情是怎样的呢?等等。

(二)解读归之因

1、做官本是封建士大夫建功立业、实现人生价值的首选之路,而身在仕途的陶渊明却为何辞官归去呢?他辞官归田的原因是什么?

过渡:关于辞官归隐的原因,作者在序文中已经先行提及,我们上节课已经分析过,共有三点原因(学生齐答),哪一点是根本原因呢?(学生回答: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

2、辞中第一段哪些语句又明确表达了这样的心愿?

(学生集体朗读第一段,并在文中查找相关语句)

明确:

"田园将芜""心为形役""已往不谏,来者可追""迷途未远,今是昨非"。

3、从这些诗句中可看出他当时的心境又如何?

(引导学生品读诗句中的关键字词,把握作家心境)

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