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五:4归去来兮辞 (2) 教案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五:4归去来兮辞 (2) 教案第1页

       教学设计

备课人 授课时间 课题 归去来兮辞2 教

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文中重要的字、词、句的含义,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 以课堂为阵地,提升学生自主思考、合作交流、探究拓展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陶潜的归隐情结 重难点 1把握重点字词,梳理情节,解读形象 2"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的正确理解 教 学 内 容 教学环节与活动设计

一、课前检测(3分钟)提问背诵

二、第三段讲解(25分钟):

1. 熟读第三自然段, 注意字音和字形(2分钟)

2. 重点字词句翻译(8分钟)

古今异义:悦亲戚之情话 将有事于西畴 既窈窕以寻壑  

词类活用:或棹孤舟  乐琴书以消忧

特殊句式:复驾言兮焉求 将有事于西畴 农人告余以春及

释词:(1)息交与绝游(2)复驾言兮焉求 (3)或命巾车

重点句子: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3.文章第三段从哪些方面写归田的乐趣。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5分钟)

(1)、促膝而谈的家庭之乐--悦亲戚之情话;

(2)、弹琴消忧的本色生活--乐琴书以消忧;

(3)、与乡邻交往之乐--告余春及,有事西畴;

(4)、巾车孤舟出游之乐--窈窕寻壑,崎岖经丘。

  解析:第一句与文章首句呼应。再表要与世相忘,谢绝交游--主要是与世俗官场的人谢绝交往,并非所有人,点出与官场格格不入是归隐的原因。然后补充上段再写自由自在的生活:谈心、弹琴、读书、躬耕田地、徜徉山水,无不是乐事。末二句由物及人,自然生出人生暂短的感伤,由春来万物复苏,感到大自然的生生不息,同时想到人生的短暂与匆促。此段是转承段。从上文的路上、居室、庭院,延展到郊野与山溪,更广阔地描绘了一个和美、充满生机的隐居世界。最后一段的议论与抒怀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展开的。

4"归去来兮""息交以绝游"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情怀?(2分钟)

  再一次表明自己厌恶官场,固穷守节的坚定决心

5、如何理解"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这一句?(3分钟)

  面对着欣欣向荣的花草树木和涓涓泉水溪流,作者表现出了无限的向往之情和压抑不住的兴奋,可是毕竟已经老之将至,在激动兴奋的同时又产生出无限的感慨,一种晚境凄凉之感袭上心头。

6、 小结:(1分钟)陶渊明的归隐情结可以概括为:

  鄙弃官场,向往田园的归隐情结(段1)。

  淡泊明志,闲适自在的归隐情结(段2)。

  躬耕田园、琴书诗酒的归隐情结(段3)。

  在2、3段陶渊明极力描写归田的生活乐趣和自然景物的令人流连忘返,创设出一个安乐闲适的意境,表面写景,实则抒怀,反衬官场的恶浊,表现出隐逸生活的无尽乐趣及作者的孤傲坚贞之志。

三、第四段讲解:(13分钟)

1. 熟读第四自然段, 注意字音和字形(2分钟)

2. 重点字词句翻译(3分钟)

重点字词:已矣乎...曷不委心任去留 胡为乎惶惶欲何之

     聊乘化以归尽 帝乡不可期 怀良辰以孤往

特殊句式: 寓形宇内复几时(省略于)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宾前)

乐夫天命复奚疑 (宾前)

重点句: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3.如何正确理解结尾处两句话"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3分钟)

  乐天安命,随着生命的自然变化一直到死,这样的思想有些消极,在历史上引起了很多落魄文人的共鸣,但这种评价简单化、绝对化,要进行深入的理解,联系陶渊明的经历和志向,他又出世救济苍生之愿,但不适合为官,不肯降志辱心与士族阶层同流合污,无法将自己融入污浊黑暗的官场,弃官归田便成为他必然的选择,投身自然便可享受种种人生乐趣,,才能寄托心灵,这是他执着追求自己理想的一个表现,"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是作者历经人生曲折后真实而复杂的感概,包含着作者从官场退出后的沉痛反思和过来人的切身感受及深刻体验。

4.背诵第四自然段(5分钟)

四、课堂小结(2分钟)

我们从文章中读出了诗人辞别官场、归隐田园的愉快轻松,读出了家人团聚、琴书相伴的宁静淡泊;读出了返璞归真、颐养天年的自足自安;读出了特立独行、逍遥于世的自由自在。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在感受陶渊明欢乐的同时,也体悟到了作者流露出的时不我与的惆怅、惋惜,年华已逝的忧愁、无奈。所幸的是,作者在经历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苦恼之后,悟出了顺应自然、乐天安命的人生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