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上册新人教版语文《怀疑与学问》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新人教版语文《怀疑与学问》教案教学设计第1页

 18 怀疑与学问 配套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设立分论点分层次论述的方法。

2.学习本文通过事例、道理和对比论证的方法进行论述;学习这些论证方法在论述中的的作用。

3.学习本文朴实、简洁准确、通达流畅、透彻周密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自主阅读,提取信息,提出疑问,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相结合,指导学生在小组学习中掌握方法。对于本文论证方法和论证语言的学习,采用小组探究,全班交流,师生总结的方式完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怀疑"、"思索"对做学问的重要意义,从而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

2.认识怀疑和创造之间的联系,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学习本文通过事例、道理和对比论证的方法进行论述;学习这些论证方法在论述中的的作用。

教学难点:通过学生自主阅读,提取信息,提出疑问,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法学法:朗读感知法,语言揣摩法。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我国当代有一位著名的史学家叫顾颉刚,他幼年读的书多,知识面广,并且读书时就不肯盲从前人之说,敢于提出疑问。因此特别喜欢考证。有一次,他看见一个饭碗,上面画着许多小孩,有的放纸鸢,有的舞龙灯,有的点爆竹,题为《百子图》。他知道文王有100个儿子,以为这一幅图画的是文王的家庭,就想考证一下文王的儿子。他从常见的书中只得到武王、周公等几个人。他很奇怪,为什么这样一个名人儿子竟如此难考证。后来才知道文王百子说是从《诗经》中来,只是一种谀颂之词,并非实事。这就是做学问。我们在学习中要心存疑问,勇于提问,不耻下问,随时反问,善于提问,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学识水平。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顾先生的一篇议论文--《怀疑与学问》。

二、作者简介

顾颉刚 (1893-1980.12.25)

  历史学家。江苏吴县人。1920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曾任北京大学助教。任多所大学的教授,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通讯研究员、院士,《文史》杂志社总编辑,大中国图书局编辑所长兼总经理。建国后,任中科院、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和学术委员,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主席,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全国政协委员。是我国"古史辨"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了"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学说。也是我国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创者。建国后,从事古史研究和古籍整理工作,主要著作有:《古史辨》、《汉代学术史略》、《两汉州制考》、《郑樵传》等。 

三、议论文知识回顾

一.议论文的三要素是 论点 、__论据___、 论证 __ 。

二.__论点____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_论据____是议论文中用来证明论点、支撑论点的材料。__论证___是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