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公开课《4.3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教案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公开课《4.3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教案第2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密度概念的探索,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索精神,培养科学的态度,以及通过实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提高科学素质。

  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四、 教学重难点

针对以上的教学目标,并结合初中科学教学指导意见,由于通过比值定义的方法得到密度概念,既是本节课最主要的知识内容,也是学生需掌握的初中科学非常重要的概念与定义方法,所以我将通过比值定义获得密度的概念与定义确定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将让学生理解密度是物质自身的物理属性确定为教学难点。

五、 教法、学法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节课我主要通过实验探究法,让学生通过实验去发现知识、探究知识;多媒体直观教学法,通过多媒体设备直观的呈现知识,以利于学生的学习;以及集体谈论法,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并且在课堂中我会通过适时地提问来启发诱导学生,以此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教师的主导作用。

学法方面,为了使所学知识能更好的纳入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促进学生的智能发展,使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学习的主任,我主要通过动手操作与总结反思的方法,让学生自主、主动的进行学习。

六、 教学过程

针对以上分析,为了有序、有效的进行教学,我主要安排了以下这几个教学环节。

1、 辨别物质、导入新课

在上课后,我会分别取出3个体积相同的金属块:铜块、铁块以及铝块,同时还有一块

磁铁。然后让学生将铜块、铁块以及铝块鉴别出来。那么,学生一般会通过颜色先将铜块鉴别出来,然后用磁铁将铁块与铝块鉴别出来。在学生鉴定完毕后,我会马上提出问题:除了这种方法之外,还能用什么方法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