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优质课《3.2地球仪和地图》教案教学设计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优质课《3.2地球仪和地图》教案教学设计第5页

形。

2、三要素:

[教后反思]

  对地图的教学中,主要是抓住了三要素来展开学习和研究,由于这部分知识相对来说比较熟悉,问题不大,但是对地图的原理学生比较模糊,在教学设计中,要简单化处理。在方向的教学中,适当的补充了部分的课外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第三课时

     地球仪评价和地图制作

1、地球仪的评价

根据评价标准,各小组选小组中最好的作品,再进行全班选举,选出最好的三个组品,给予鼓励(平时探究分增加)。

评价标准:

(1)整体:地轴有没有倾斜,支撑架是不是完整牢固。

(2)经纬线有没有画好,画的是否正确,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

(3)七大洲的轮廓有没有。

(4)采用什么材料制作,有没有创意。

最好的三个由制作者上台说明制作过程,用到了哪些工具。

(通过投票选举,票最多的三位同学作品获胜,剩下的学生自己在课后完善后还可以自愿上交,得探究分)

2、校园地图的绘制评比

根据评价标准,各小组选小组中最好的作品,再进行全班选举,选出最好的三个组品,给予鼓励(平时探究分增加)

同时老师在电脑上操作,一起参与修改,确定基本建筑,然后补充地图的三要素。

(1)方向--确定方向,指出北边

(2)比例尺--没量过具体建筑的长宽,可以通过操场一圈300米来进行比较推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