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优质课《3.2地球仪和地图》教案教学设计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优质课《3.2地球仪和地图》教案教学设计第4页

2、地图的三要素

(1)比例尺

定义: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提问:比例尺都有哪些类型?

提问:如何划分大小比例尺呢?

补充说明:中间的称为中比例尺

讲述:(2)方向

定义:表示地图上的方向

提问: 判断方向的方法都有哪些?指导学生阅读课本。

补充说明和讲述自然界其他定向法:

根据太阳和钟表的方向;

树冠和树轮定向(用课件演示)

地形和地物定向; 北极星定向。

讲述(3)图例

定义:包括各种符号和它们的文字说明,地方名称和位置。

提问:地图都有哪些类型类型?根据功能来划分。

(通过课件介绍,简单介绍其应用)

学生回答,认真思考。

学生回答::文字式;数字式;线段式(直线式)

学生回答:

大比例尺:大于或等于 1:100000(10万) 1厘米 表示 1千米以下

小比例尺:小于或等于 1:1000000(100万) 1厘米 表示 1万米以上

学生回答:

a 根据经纬网判断(注意经纬网是圆形的,例题说明)

b 根据指向标判断(看箭头指的方向)

c 没有上面两种,就是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原则

学生回答:

版图、政区图、旅游图、平面图、立体图、电子地图、分层设色地形图等

有关于地图三要素的学习,本来在社会书上已经进行过介绍了,因此在这里的教学比较侧重于比例尺的含义以及如何区分,突出学生能在自己学习中得出所要的答案,然后能在实际的运用中,进行简单的判断,学以致用。这部分教学比较侧重于让学生自己总结和归纳。 小结地图的内容,并布置作业,绘制学校的平面示意图。 对知识进行总结,同时在课后绘制地图进行巩固。

[板书设计] §3-2 地球仪和地图

二、地图

1、概念:地图是以各种不同的图式符号,将地球表面的地理事物缩小表现在平面纸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