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第二课时
人教版(新)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第二课时第4页

一、查学诊断

二、示标导入: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数的整除的相关知识。(板书课题:因数和倍数)

三、导学施教

1、理解因数与倍数的概念。

(1)教师用课件出示教材第5页例1,引导学生观察图上的算式,把这些算式分为两类。

教师:在这道除法算式中,被除数和除数都是整数,商也是整数,这时我们就可以说12是2和6的倍数,2和6是12的因数。

谁来说一说其他的式子?学生回答。

教师板书: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和商的倍数,除数和商是被除数的因数。X K b1.C om

(2)说一说第一类的算式中,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3)通过刚才同学们的回答,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倍数与因数是相互依存的。

2.举例概括

教师:请同学们注意,为了方便,我们在研究因数和倍数时,所说的数一般指的是自然数,而且其中不包括0。

教师:在自然数中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我们每个同学都在心中想一个,想好了说给大家听。学生举例,并说出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教师同时板书。

教师小结:像这样的例子举也举不完,那能不能用比较简洁的方式来叙述因数与倍数的关系呢?

引导学生根据"用字母表示数"的知识表述因数与倍数的关系。

如:M÷N=P,M、N、P都是非0自然数,那么N和P是M的因数,M是N和P的倍数。

A×B=C,A、B、C、都是非0自然数,那么A和B是C的因数,C是A和B的倍数。

你能从这些数中挑出两个数,说出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吗?

3、9、15、21、36

学生独立思考并回答。

四、练测促学-课- 标-第-一 -网

完成教材第5页"做一做"。

五、拓展延伸

完成教材第7页练习二第1题。

六、 课堂小结: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重点研究了一个什么问题?你有什么收获呢?

作业:1、完成练册相关题型 2、预习例2、3|k | 板书设计 因数和倍数

  12÷2=6 12是2和6的倍数

2和6是12的因数

  18的因数有1,2,3,6,9,18。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第 一 单元 单元主题 观察物体 教

  观察物体是"空间与几何"这一领域的内容,在不同学段有着不同的要求。本单元的内容属于第二学段,通过观察、拼摆较为抽象的几何形体,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让学生能正确辨认从正面、左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形状。教材在编排上不仅设计了观察活动,而且设计了需要学生进行想象、猜测和推理进行探究的活动,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力和思维能力,为之后正式学习投影和三视图的有关知识奠定感性认识和基础。

标 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经历观察和操作的过程,从中认识到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形状是不同的,能正确辨认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物体形状。

过程与方法

  1、能根据已有的图形,用各种方法拼搭相应立体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2、通过拼搭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选取熟悉的环境和物体作为观察对象,联系生活经验,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2.通过合作交流,养成学生互助、合作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交流和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