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 一下第三单元 分类与整理
人教版(新) 一下第三单元 分类与整理第2页

   师:小朋友们提出的数学问题可真多,老师把这些问题分一分。

   2.整理学生提出的问题

   教师把学生提出的问题分类呈现。

   出示:心形的气球有多少个?糖葫芦形的气球有多少个?圆形的气球有多少个?哪种形状的气球最多?哪种形状的气球最少?

   师:这些问题都和什么有关呢?(和气球的形状有关。)咱们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呢?(可以先把这些气球按不同的形状分一分,再数一数。)

   师:那我们就来动手先分一分,再数一数试试,看看是不是能解决上面的问题。

   板书:分一分,数一数

   【设计意图:在分类的过程中,应引导学生理解分类的实际意义。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有利于学生认识和体会分类的含义及目的,突出分类的实际意义,为学生完整地体验统计的过程做足准备。】

操作探究,学习新知

  一、操作活动

  按给定标准分类计数

  1.说明活动要求

  要求:活动以2人为一组开展,从学具袋里拿出画有的气球卡片,先分一分,再数一数,然后把数出的结果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呈现出来。

  2.开展操作活动

  教师巡视指导,了解学生活动情况。

  3.分组汇报,展示结果

  教师把学生分类的结果有选择性的呈现在黑板上。

  学生的分类结果可能有:(见课件)

  学生呈现分类计数的结果的方式可能有:图画式、简单的统计图式(纵向或横向)、图文并茂式、表格式等。

  4.在充分观察的基础上开展对比与交流活动

  (1)引导学生充分观察,并评价所展示的不同作品。

   (2)教师适时修正或调整学生作品中的一些问题,例如纵向或横向排列不整齐,排列时没有一一对应,图文结合时没有表格等,使之更接近于较为标准的实物统计图,象形统计图或统计表的形式。

   (3)表扬优秀的作品。

   【设计意图:学生年龄尚小,分类结果的呈现一定是五花八门,多种多样的,在展示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与鼓励,一方面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要给予细致地指导,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5.看图解决问题

   出示:心形的气球有多少个?糖葫芦形的气球有多少个?圆形的气球有多少个?哪种形状的气球最多?哪种形状的气球最少?

   (1)指名回答问题

   (2)对比交流

   师:你最喜欢什么方法?为什么?

   通过交流让学生体验到分类计数结果的呈现方式对解决问题的影响。

   (3)观察思考

   师:虽然大家对分类结果的呈现方式不同,但从结果看,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发现:虽然呈现结果的形式是多样的,但是在单一标准下分类的结果是一致的。

   黑板上留下分别最接近统计图表的两幅作品。

   6.小结

   师:小朋友们按形状把气球分一分的过程就叫做分类,不仅分,还把气球按不同的类别数一数的过程就叫做整理。像这样画出的图,可以称为象形统计图。

板书课题:分类与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