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苏教版数学教研课《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教学设计
六年级上册苏教版数学教研课《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教学设计第2页

学校:大许太山  年级: 六年级   学科:  数学    总第 节

教师姓名 凌雪英 上课时间 2014.1.20 审查组长 赵颖 课型 新授 教学内容 P68-69例1和"练一练",练习十一第1-3题。 教

标 1. 让学生初步学会用"假设"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 2、让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假设"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的能力。 3、让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让学生掌握用"假设"的策略解决一些简单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 弄清在有差数关系的问题中假设后总量发生的变化。 教学准备 小黑板、多媒体 教 学 过 程(含设计意图) 思考与修改 环节一、游戏导入新课

谈话:同学们,咱们先来做一个数学游戏,注意听了。

一种易拉罐饮料搞促销活动,4个有奖拉环换一个杯子。老师收集了8个有奖拉环,可以换几个杯子?要想换5个杯子,需要几个有奖拉环?

环节二、探究新知,初步理解假设的策略

1.谈话:下面,咱们再来做一个抢答游戏。开始:

(1)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9个相同的小杯,正好都倒满,每个小杯的容量是多少毫升?

(2)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3个相同的大杯,正好都倒满,每个大杯的容量是多少毫升?

谈话:下一题,看谁反应快。

(3)出示例题

2.谈话:能用720÷7吗?为什么?(题目中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杯子了)

出示例题图

这两种杯子有关系吗?(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这什么意思呢?

"正好都倒满"又怎么理解?

要解决什么问题?"各多少毫升"意思是......

3.探索假设的过程。

谈话:这道题中有两种不同的杯子了,同学们,能解决吗?请拿出作业纸,先在图上画一画,然后解答,并且把你的想法说给同桌听。

选择两名学生展示不同解法。

【设计意图: 】

(1)提问:你怎样想的?(把大杯换成小杯)怎么想到的?明白他的意思吗?(找学生再说一遍)方法和他一样的同学请举手。

这些同学都是把1个大杯换成......(3个小杯)。

板书:假设都是小杯。

(2)提问:你又是怎样想的?(把小杯换成大杯)为什么要换?在图

上怎么表示?这儿的"3"是什么意思?

这样做的同学请举手,这些同学都是怎样想的呢?

板书:假设都是大杯。

4.比较。谈话:同学们用两种方法解决了这题。原来既有大杯又有小杯,第一种方法假设都是小杯了,第二种方法假设都是大杯。

提问:这两种方法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指出:这两种方法都是把两种不同的杯子假设成一种相同的杯子。

5.检验。

谈话:我们解答的对不对呢?同桌相互说说检验过程。指名口答。

如果学生只说出满足一个条件,教师就引导:这才满足题目中的一个条件......,还要满足另一个......还要用......

谈话:希望同学们能养成检验的好习惯。

环节三、拓展应用,巩固策略。

完成P69"练一练"。

指名说说思考过程,列式解答,完成后交流解答过程。

环节四、全课总结,优化策略。

1、谈话:这节课,我们已经解决了这样几道题。出示例题、练习题和练一练。问:解题时我们运用了什么方法?

谈话: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假设。

2、练习十一的第1、2两题,先让学生看图说说题意,在完成填空,最后独立列式解答。

【设计意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