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人版 八年级下册第11课第2框养成亲社会行为教案
鲁人版  八年级下册第11课第2框养成亲社会行为教案第2页

分组探究

小组合作 探究任务一:学会谦让.分享.助人

情境活动二:(见教材P20-21页)

思考:你认为甄宇和冯异在事情面前做到了什么?(2)他们为什么这样做?(3)有人说:他们这样做是胆小软弱的表现,你认为呢?(4)这对你今后的为人处事有何启示?(5)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故事,讲出来给大家听。

情境活动三:在下列情境中,你会怎么做?

(1)一个同学走路,因路滑不小心踩到你,这时你会

(2)新学期发书,最后一本是有损坏的书,大家谁也不想要。这时你会   

(3) 一个同学没带笔,他的同桌不想把新买的笔借给他,这时你会

(4) 你和小丽早晨来的早,主动把教室打扫地干干净净,当老师问起这件事并准备表扬做的最好的同学时,你会:

再举例:在 时,我们要做到谦让。

情境活动四:有一个奇怪的盲人,每次夜间行走时,都点着一盏灯,其实他也用不着,因为他根本看不见,别人都取笑他,他仍坚持这样做。聪明的同学,你能猜出他这样做的理由吗?从中你感悟到什么?说说:自己有过分享的经历吗?谈自己的感受?

情境活动五:(见教材P22--23页)说一说生活中自己接受别人帮助或帮助别人的经历以及当时的感受

总结过渡:同学们的经历真实感人,助人是件愉快的事,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帮助他人。下列材料中,助人存在什么问题?给我们有何启示?

 ①小明看到一个小同学不慎掉进了枯井里,他忙拿绳子去拉,刚拉了一半,心想还是别找麻烦了,于是手一松,小同学又重重的摔了下去。

 ②小林路过小河边,看到一个小孩在河里呼救,他不管三七二十一冲了进去,可是他忘了自己不会游泳......

 ③同学小华丢了饭卡,没吃上饭,小强主动打了一份饭给小华,并说:我真的很可怜你。

探究任务二:我为社会做贡献 学生自读教材p24-25,小组思考讨论:为了让社会生活更加美好,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怎样为社会做贡献呢? 学生研读材料,感悟事理 小组合作探究问题 展示交流

 教师引导归纳:①谦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②谦让的表现③谦让是有涵养的表现,并非软弱可欺,更不是妄自菲薄

 学生看课本明确问题 联系实际举例说明(大约4分钟)

(鼓励学生积极回答,点评.表扬。要让学生明白,生活中的谦让无处不在,我们必须要做到学会谦让

思考讨论,各抒己见,举例说明,谈感受。

 在学生分析的基础上评析归纳:盲人的行为是使别人看到灯时别撞到自己,也避让别人。既方便了自己,也帮助了别人。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分享,学会助人,从而更容易得到别人的帮助和支持,利于个人的发展和进步。

学生看课本深化认识(大约4分钟)

学生阅读教材,思考,联系自己举例说明,谈谈感受。(大约3分钟)

认真听取材料,小组分析讨论,寻找正确的做法,规范自己的日常行为。

评析,总结归纳:①材料中小明虽然想帮助人,但是不够真诚,感受不到助人的快乐。②小林急于救人的想法是好的,也很勇敢,但是要知道帮助他人有时会有危险,要注意保护自身的安全。③小华帮助同学时不注意维护他人的自尊,把帮助当成了一种施舍,不是帮助,而是一种伤害。

启示:助人要真诚,还要注意方式和方法。

学生看课本回答 ,明确观点

依据《同步》探究任务二中设置的问题,结合课本内容,教师精讲点拨,帮助学生验证观点,深化认识 走进生活学以致用 公共汽车内,非常拥挤,一片嘈杂之声。"喂,你挤着我了!"一个女孩在尖叫。"怎么,来劲是吧!"一听就是个年轻气盛的小伙子。看来,一场争斗不可避免。"年轻人,把心放宽,就不挤了。"这时传来一位老人的声音。顿时,车内一片沉寂。

(1)你是如何理解老人"把心放宽,就不挤了"这句话的?

 (2)结合当前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你认为青少年应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大约4分钟)讨论交流。归纳整理,

答案:(1)①在社会生活中,人们之间矛盾、磨擦和冲突是难免的。我们要学会宽容与谦让,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②谦让是形成和谐的社会秩序、文明的社会风气不可缺少的道德规范。 ③对于生活中人们之间发生的误会和矛盾,只要不是原则问题,不妨主动谦让,做出适当的妥协和让步,以化解不必要的纠纷。 归纳小结

巩固深化   学习完本课以后,自己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请用简炼的语言表达出来。

(大约2分钟)

谈自己的收获,既可以是知识方面,也可以是觉悟等方面的 板书设计 谦让(为什么?表现?)

学会 分享(意义?)

助人(注意的问题?)

  养成亲社 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会行为 我为社会做贡献 关心社会发展,关注国家大事

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