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1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教案 (4)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1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教案 (4)第2页

 1、多媒体课件(内有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实验操作的视频)

 2、30支装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

 3、2支装有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的试管

 4、酒精、蒸馏水、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及试管、试管架、试管夹、吸管、一次性塑料手套等

 5、40小份自酿的米酒

 6、若干套组装好或半组装好的探究有氧和无氧呼吸的装置

九、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组织与指导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师:初中我们学习过"呼吸",哪位同学能帮助我们回忆一下。

师:(幻灯片展示)"呼吸"是指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气体交换的过程

师:(幻灯片展示)"呼吸"和"呼吸作用"的概念区别;"呼吸作用"也叫细胞呼吸。

师:酵母菌有氧和无氧都能生存适合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师:(幻灯片展示)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使同学们掌握如何设计实验。

师:(幻灯片展示)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生存,属于兼性厌氧菌。因此便于用来研究细胞呼吸的不同方式。酵母菌一般用来酿酒。

问:哪位同学把幻灯片展示上面的内容给大家读一遍?

问:通常人们用酵母菌进行酿酒。您是否酿过酒或看过别人酿酒?

问:怎样酿酒?

  如果学生回答有,则请学生把酿酒的过程讲一遍与大家分享。(肯定其大胆发言,感谢其与大家分享经验,),然后展示老师酿的米酒及幻灯片展示其过程

  如果学生回答没有,则直接实物展示酿制的米酒及幻灯片展示其过程。

师:(幻灯片总结展示)

第一步:蒸糯米,买酒曲

(酒曲的主要成分为酵母菌)

第二步:温水调开酒曲

第三步:把调好的酒曲倒入熟糯米中,并在中间挖个洞

第四步:将其在28℃-30℃的环境下密封24h-36h,并适时放气。

问:为什么要在中间挖个洞?

问:为什么要适时放气?(教师暂时不对答案结果进行评价,留待讲完实验步骤后解答)

师:实物展示酿好的米酒,给学生闻一闻。

问:"香不香"?

师:不仅很香,而且很甜呢,等下我们学习完后一起分享这香甜的米酒吧!

问:酵母菌产生酒精是在有氧条件下还是无氧条件下?

师:(幻灯片展示)把米酒装入矿泉水瓶,并在瓶口套上气球,结果气球膨胀。

问:这说明什么问题?

问:你认为这气体是什么呢?

问: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是否都能产生CO2?产生的CO2是否一样多?

师:有的说有氧产生CO2多,有的说无氧产生CO2多到底哪种说法是对的呢?

问:我们应该如何探究?

师:(幻灯片展示总结)实验探究步骤

第一步:提出问题

第二步:作出假设(要求同学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第三步:设计实验

问:如何设计实验来求证呢?

 (给学生两三分钟讨论时间)

师:展示两组装置

问:如何鉴定有无CO2产生?

师:(重温初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实验,为引入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色实验做铺垫)

班级40人分为20组,每2人一组。每组分发1支装有少量澄清石灰水的试管和1支吸管,并留10支做备用和空白对照

师:先观察澄清石灰水的颜色,然后连续、轻轻的往试管内吹气,并观察澄清石灰水颜色变化。完后,试管与吸管统一由指定的学生收回,做到快、齐、静

师:收回变成乳白色的澄清石灰水与留样的澄清石灰水对照

问:往澄清石灰水吹入CO2后,澄清石灰水出现什么变化?

师:还有一种比澄清石灰水变色效果更明显的指示剂

师:取两支装有少量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的试管,让一位学生到讲台前演示,给其中的一支试管吹气,另一支做空白对照。

问:大家观察到什么变化?

师:(幻灯片展示)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色的范围PH 6.0(黄色)

  PH 7.6(蓝色)

问:如何鉴定有无酒精产生?

问:(启发)同学们谁要检查酒驾?

师:做演示实验。(因为酸性重铬酸钾有毒有腐蚀性,该实验由老师演示)。老师一支试管加入酒精,另一支试管加入蒸馏水,然后分别往两支试管加入酸性重铬酸钾。

问:同学们观察到什么颜色变化?

问:如何设计实验装置?(学生讨论后再展示幻灯片)

师:(幻灯片及实物展示)

问:有氧如何去除空气中二氧化碳?

师:(幻灯片及实物展示)

问:无氧如何去除装置中氧气?

师:(幻灯片及实物展示)

师:展示实物装置,播放实验的视频

师:进行实验,记录结果

条件 澄清石灰水/出现时间 酸性

重铬酸钾 有氧 变浑浊/快 无颜色变化 无氧 变浑浊/慢 灰绿色 师:分析现象,得出结论(结果是一种现象,结论是一种抽象)

问:通过观察现象,得到什么结论呢?

师:(幻灯片展示)对比实验概念(要求学生在教材93页,把此概念圈画好)

师:表达和交流,进一步探究

问:如何改进装置?

问:如何确定有氧装置中通入空气中的CO2全部除干净?

师:(幻灯片展示)

问:如果有人认为有氧装置产生的CO2不是酵母菌有氧呼吸产生的,而是酵母菌中的某种成分与培养液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的,你该怎样反驳呢?

师:(幻灯片展示)有氧装置对照实验

问:无氧装置是否要设置对照?如何设置呢?

师:(幻灯片展示)无氧装置对照实验

师:(幻灯片展示)对比实验的概念与对照实验的概念。让同学把对照实验的概念抄写在对比实验的概念旁边

师:(幻灯片总结展示)设计实验程序:

  一、提出问题

  二、做出假设

  三、设计实验

  四、进行实验,记录结果

  五、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六、表达和交流,进一步探究

问:酿造米酒为什么在中间挖个洞?

问:为什么要适时放气?

师:请回家自己酿造米酒或葡萄酒!

师:最后请大家品尝我们酿好的米酒!

生:回忆、回答

生:明确呼吸作用和呼吸的区别

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生:了解酵母菌

生:(举手)单独朗读该幻灯片展示内容。

生:(举手)回答

生:各种答案或者没有答案

生:(几个学生代表闻)香

生:(齐声)好

生:无氧,因为需要盖上盖子密封。

生:有氧,因为需要适时放气。

生:酿酒过程有气体产生。

生:CO2

生:都产生CO2

有的说有氧产生CO2多,有的说无氧产生CO2多

生:各种答案

生:(相互讨论)一组酵母菌通入氧气,另一组酵母菌密封,并把其产生的气体导出容器外

生:用澄清石灰水检测

生:(有序发放试管、吸管和一次性手套)

生:乳白色

生:溴麝香草酚 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生:疑惑

生:交警

生:颜色由橙色变成灰绿色

生:相互讨论

生:有氧装置通入空气,先用NaOH溶液洗气,除去空气中的CO2

生:无氧装置先封口放置一段时间,然后再接澄清石灰水瓶

生:观看视频,记录结果

生:(回答表格内容)

生:有氧条件产生CO2比无氧条件多。有氧条件不产生酒精,无氧条件产生酒精。

生:把对比实验的概念画好。

生:在NaOH溶液后增加澄清石灰水,检查CO2是否除干净

生:设置对照组

生:也要设置对照实验

生:(抄写)

生:(朗读)

生:快速消耗容器中的氧气,造成无氧的环境,有利于酿酒。

生:防止的气体使容器涨裂

生:每位学生都分到一小杯米酒,开心的品尝。   通过复习"呼吸"的概念,

让学生明白呼吸与呼吸作用不同,知道"呼吸作用"也叫"细胞呼吸",正式进入本节课的主题

使学生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让单个学生朗读关于酵母菌的资料介绍。学生读完后老师应夸奖其声音优美或普通话标准或声音洪亮或大胆发言等方面。调动学生单独发言的积极性,营造积极发言的良好学习气氛。同时通过朗读使学生学习关于酵母菌的有关知识,为探究细胞呼吸做准备。

  

  

  注重与现实生活联系。给学生看酿米酒实物及图片,促使学生想知道酿酒过程,为进一步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及设计实验做铺垫。

故意设置疑问,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但教师对所提问题不做回答

从视觉、嗅觉还有老师描述的"味觉"入手,吸引学生想尝一尝米酒,更想知道如何才能酿好米酒。为讲述酵母菌发酵的原理以及如何设计实验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对学生给出的回答不做正确与否的回答,激起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明白结束争论必须实验,为引入如何设计实验做准备。

  

  

  

使学生明白酿酒过程中有气体产生,为引入如何检测CO2做准备

通过设置酿酒过程中的一系列疑问,引导学生回答,但老师对答案是否正确不做评价。激发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求证。

把主体地位让给学生,学生思考怎么做,老师总结出探究的步骤

  

  

该环节要求学生独立设计难度很大,所以必需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与讨论。教师在一边引导。只要学生说出简单的实验设计思路就可以。

 

 

 

 学生在初中已学习过用澄清石灰水检测CO2的原理

 让学生做CO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实验。为引入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色实验做铺垫。

 让学生吹之前观察,吹完之后再观察,学生收回试管和吸管。做到快、齐、静,养成良好做实验的习惯。

  

进一步保持学生探究实验、弄清实验原理的兴趣,保持良好的学习气氛,继续无形中给学生示范,让学生知道做实验要设对照使学生了解实验原理,明白如何检测酒精,为进一步设计实验打下基础

使学生掌握如何检验酒精

通过前面对实验原理的讲解,再来设计该实验装置应该是水到渠成。

该实验过程耗时6-8小时,由于课题时间限制所以改为视频,展示其操作过程及实验结果,以及观看实验操作中要注意的事项

展示实物装置,结果由视频展示

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实验视频,并讲述结果和结论的区别

使学生了解结果和结论的区别

使学生理解对比实验的概念,为下面讲授对照实验的定义做铺垫

使学生进一步探究

 

 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做实验要有对照

  

 让同学把对照实验的概念抄写在对比实验概念的旁边 。通过抄写加深印象,引起学生注意。

 

 老师让单个学生朗读,使全班学生注意力集中在幻灯片内容上,并从视觉和听觉刺激学生大脑。

  解决和回应刚开始上课引入酿酒时提出的问题。

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自己回家动手做一做。

让学生收获知识的同时也能品尝美味,进一步促使学生产生自己动手酿造米酒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