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五年制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设计与反思2
青岛版五年制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设计与反思2第4页

 高低变化来吗?怎样才能更清楚地表示出温度的高低变化情况?

(1) 动手连线。

因为点的位置不同,所以学生能感受到体温的高低变化。可以让学生上来指一指两个相邻的时刻温度是升高还是降低了。学生在指的时候会从一个点到另一个点自然地连成一条线。

  抓住学生从一个点指到另一个点的动作,及时评价:这个同学的动作很好,这条线太有价值了,能清楚地看出体温是下降的。这么有价值的一条线我们把它画下来。(课件将两个点连起来)

  教师小结:这样用线一连,就能更清楚地看出小海豚的体温变化了。(板书:连线)

  引导学生继续观察其他几个时刻温度的变化,让学生用手比划着说,教师随学生的比划将所有的点子依次连线。(操作课件)

  (3)认识折线统计图。

  当课件上出现了折线统计图后,教师抓住契机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回顾总结:大家真是太了不起了!你看,我们刚才用点表示出每个时刻体温,用线表示出体温的高低变化情况。像这样的统计图,在数学上叫作--折线统计图。(板书课题)

  【评析:教师不仅关注学生知识的获得,更注重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注重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通过小组探究与交流,在比较与分析中优化出最佳的表示方法--描点,学生们的数学思维再一次经历了由繁至简的转化过程。在连线时,教师善于巧妙地利用课堂上学生的生成性资源,对学生的发现给予充分的肯定,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了学生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三、分析运用,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1、在读图的过程中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课件出示与小海豚体温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在读图的基础上合理地分析运用。

  (1)8月31日22时小海豚的体温是多少?观察小海豚的最高体温是多少?(学生回答)

  (2)研究表明小海豚的正常体温是36-37度。根据这个信息你来分析一下小海豚的病情是怎样变化的?(引导学生说出小海豚开始发烧了,后来体温逐渐下降,最后恢复正常)

教师小结:从图中我们不仅能看出小海豚每个时刻的体温,还能清楚地看出小海豚体温的高低变化情况,这可是折线统计图的一个重要特点,它能清楚地反映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板书:清楚地反映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