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五年制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设计与反思2
青岛版五年制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设计与反思2第2页

 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

  师:看来大家都很关心小海豚的病情发展情况,下面老师就告诉你们小海豚的体温测试情况。

  【评析:兴趣是求知的向导,是学习的动力。因此课前老师以精美的视屏展示了海洋极地世界的奇妙与壮观,并以"小海豚生病了"这一真实的素材导入新课,巧妙地拉近了孩子们与新知识的距离,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同时又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自觉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

   二、合作探究,创造折线统计图。

   (一)对原始数据进行初步整理。

   1、出示凌乱的原始数据。

  让学生认真观察表示小海豚体温的数据,说出有什么感觉。引导他们想到运用统计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来整理数据。并说说都学过哪些统计方法,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喜欢的方法快速把小海豚体温统计好。

  2、学生小组合作对小海豚的体温进行统计整理。

  教师掌握时间,因为画条形图比较麻烦,所以不必让学生完成完整的条形图。

  3、各小组汇报交流。

  分别让采用不同整理方法的两个小组进行交流,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说明选择这种统计方法的理由。

  【评析: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是统计教学的重要任务。因此看似一组凌乱的数据,其实是别有用心!教师通过这组数据,激发起学生对数据整理、统计的需求,培养了学生的统计意识。在小组整理的过程中,唤起了学生对以往学过的统计知识的回忆。在汇报交流时,教师要求学生说明选择这种统计方法的理由,实际上是让学生们更加明确了统计表、条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和优势,为下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二)对新的统计图进行探究。

  1、对比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投影分别展示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提问:俗话说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我们把这两种结果放在一起对比一下。作为医生,要研究小海豚的病情,你们觉得哪种法更能"直观"地看出体温的高低变化来?(条形统计图)

  2、借助条形统计图半成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引导学生观察其中一个小组绘制的条形统计图,说说为什么没有画完?让学生结合绘图的过程谈谈感受,意识到条形统计图画起来有些麻烦,太慢了。

教师小结:条形统计图既要画框又要涂色,的确有些麻烦。那你们有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