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专题6 综合技能培养 诗歌表达技巧的鉴赏(一)(含答案)学案
2018-2019学年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专题6 综合技能培养 诗歌表达技巧的鉴赏(一)(含答案)学案第3页

  北畔是山南畔海,只堪图画不堪行。

  [注] 杜荀鹤,晚唐诗人。此诗是作者客居福建时所作的,后人评价极高,谓工于炼字。

  请简要赏析这首诗的抒情方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抒情手法的鉴赏。对抒情手法的鉴赏,一是要明确用了怎样的手法,二是要明确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诗歌鉴赏,无论鉴赏什么,都必须联系诗歌本身去谈,不能脱离文本。

  答案:全诗以乐景写哀情。前三句写景,景色明丽,气象开阔,全无萧瑟之感。末句两个"堪"字,构成心绪的对比,道出哀情:闽中虽美,但只堪图画,不能消解乡愁。乐景哀情,相得益彰,更增一分哀愁。

  2.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秋斋独宿

  [唐]韦应物

  山月皎如烛,霜风时动竹。

  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

  和韦苏州①《秋斋独宿》

  [金]赵秉文

  冷晕侵残烛,雨声在深竹。

  惊鸟时一鸣,寒枝不成宿。

  [注] ①韦苏州:即韦应物,因其曾任苏州刺史,故称"韦苏州"。

  请分别指出两首诗第一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加以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韦诗第一句"皎如烛"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赵诗第一句中"侵残烛"的应是"月",此句以"晕"替代。赏析修辞手法时要结合诗歌表达的作者的感情。而这两句运用修辞手法的效果,则需结合诗句内容具体分析。

  答案:韦诗:比喻,以烛喻月。山月皎洁,宛如夜烛相伴,照人无眠。

  赵诗:借代,借"晕"代月。"晕"配以"冷",突出月夜寒意侵入;"晕"又预示天气变化,引出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