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专题6 综合技能培养 诗歌表达技巧的鉴赏(一)(含答案)学案
2018-2019学年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专题6 综合技能培养 诗歌表达技巧的鉴赏(一)(含答案)学案第2页

  [注] ①上有青枫林:《楚辞·招魂》中有"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句。

  简要分析这两首诗抒情手法的差异。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本题要求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用景写情,使用典故抒情、说理等都是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李诗写的是诗人实实在在的经历,场景具体,景中含情,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自身落寞、愁苦之情和对友人的思念、关切之情。而徐诗则借吟咏三峡来说理,借议论来抒情,说明愁苦只在人心,无关乎猿啼。

  [答案] ①第一首寓情于景,"昏""繁"二字点明了愁;第二首景不显愁,借典故写愁。

  ②第一首以"那堪"唱叹抒情;第二首以理写愁,辨析猿声"不自愁",愁在人心。

  

  1.提问常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对这首诗(这个诗句)最突出的艺术特色作简要分析。

  提问变式:你觉得这首诗哪两句写得好?为什么?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2.具体解题格式:

  正确解答:这类提问,着重点是诗歌整体的艺术表现特色,主要应该从诗歌的整体构思、诗歌整体的艺术技巧方面来解答。

  常见错误:解答这类提问时,很多学生常犯的一个错误是对诗歌某个局部的修辞手法进行阐述,这是不对的。但在阐述具体某句诗时,是可以谈及修辞手法的运用的。

  答题范式:明手法(用一两个词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阐运用(结合诗句阐释说明诗人运用了这种手法的依据)+析效果(此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或刻画了什么形象,或表现了什么主旨)

  [叙--析--评]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赏析修辞方法:揭示手法+分析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赏析表达方式:怎样叙(描写)+叙(描写)什么+抒什么情

  赏析表现手法: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1.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闽中秋思

  杜荀鹤

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