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新素养同步导学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文档:第一单元 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Word版含解析
2019-2020学年新素养同步导学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文档:第一单元 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Word版含解析第3页

主张 仁的思想 仁者爱人 仁政 仁义和王道 民本思想 为政以德 民贵君轻 君舟民水 人性论 性近论 性善论 性恶论 地位 至圣 亚圣 集大成者

二、墨子与墨家

1.地位:墨子是战国时期鲁国人,墨家学派创始人。

2.主要学说

(1)主张"兼爱",也称"仁",是没有等级差别的爱;"非攻",是反对不义的兼并战争,主张各国和平相处。

(2)提倡"尚力",强调生产劳动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反对统治者铺张浪费,主张"节用""节葬"。

3.地位:代表了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其思想曾被其他学派广泛吸收,但战国以后便不受人们重视了。

问题思考

材料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期的中学历史教科书,在介绍诸子百家学派时,批判其中一家宣扬了阶级社会中不可能出现的不分阶级的情感。

思考 请推测其批判的对象及其学说,并说明理由。

提示 墨子的"兼爱"。墨子的"兼爱"是无等级差别的爱。

三、庄子与道家

1.地位: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体系,是战国时期道家的主要代表。

2.主要学说

(1)哲学观:提出"齐物"的观点,认为事物无本质区别。

(2)天命观:天与人"不相胜",人必须顺应自然。

(3)个人修养论:"逍遥"的人生态度,对事物变化采取旁观、超然的态度。

问题思考

思考 试归纳在人生态度、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方面先秦道家与儒家相对应的观点。

提示 (1)在人生态度上,儒家主张积极入世,强调社会责任;道家主张"逍遥"的人生态度,主张避世,强调"超脱"。(2)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庄子主张"顺自然";荀子主张"制天命",人定胜天。

四、韩非与法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