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新素养同步导学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文档:第一单元 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Word版含解析
2019-2020学年新素养同步导学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文档:第一单元 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Word版含解析第2页

展。( √ )

提示 孔子的"仁"是一种含义极广的伦理道德观念,其最基本的精神即"爱人";孟子从孔子"仁"的思想出发,把它扩充发展成包括政治、思想、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施政纲领,即"仁政"。孔子的"仁"属于伦理思想,孟子的"仁政"学说属于政治思想。

问题思考

材料 "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故曰:'仁者无敌。'"--《孟子·梁惠王上》

思考 材料反映了孟子的什么主张?体现了先秦儒学的哪一重要思想?

提示 仁政的主张。反映了先秦儒学的民本思想。

2.荀子

(1)地位: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另一位重要代表。

(2)思想

哲学思想 具有朴素的唯物思想,认为"天"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界,提出"天行有常"和"制天命而用之"的命题 性恶论 人性生来就是恶的,但凭借后天教育可以使人由恶变善 政治思想 治国应以礼教为主,主张礼法并施

(3)影响:作为战国时期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荀子学说对中国哲学具有深远的影响。

问题思考

材料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荀况《荀子·天论》

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荀况《荀子·大略》

思考 据材料归纳荀子的思想有哪些?反映了荀子思想的什么特点?

提示 思想:"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礼法并施。特点:荀子思想中综合吸取了道、法两家的合理成分,改造和加工了儒学,丰富了早期儒家思想。

深化理解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思想主张的对比

时期 春秋时期 战国时期 代表 孔子 孟子 荀子 阶级属性 没落的奴隶主贵族 新兴地主阶级 新兴地主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