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新人教版生物公开课《第五章:病毒》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上册新人教版生物公开课《第五章:病毒》教案教学设计第2页

效率。

三说学法

学情分析:我们的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生性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表现自己,于是我抓住这一特点,在课堂上不断创造机会和条件,让学生参与进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自己去解决问题,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学会探究学习、合作学习。

另外,学生不论是在学校还是家里,都有便利的上网条件,我让学生有效利用互联网资源共享这一优点,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从互联网中获取知识,丰富自己的知识经验,让学生学会独立获取知识的方法。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幻灯播放,教师自制的有关禽流感时期的视频,提问:大家有何感受?究竟是谁引发了这场灾难?

学生情绪高涨,畅所欲言,引出禽流感病毒。教师继续发问:除了禽流感病毒,同学们还知道哪些由病毒引起的疾病呢?学生会根据自己的经验或者预习课本的情况,说出 "非典、流感、肝炎、艾滋病、小儿麻痹症、狂犬病"等等。

又问:那我们常说的计算机病毒算不算我们要学习的病毒啊? 这样问的目的是想让学生对病毒先有个大概了解:计算机病毒是人类编辑的计算机程序,而生物病毒则是自然界中存在的一种微小的生命体。

通过这样的导入,学生急于了解什么是病毒。于是迫不及待的进行新课的学习。

(设计意图:本节课的知识抽象、枯燥,用一首网络歌曲导入,旨在一上课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产生兴趣,从而积极地投入到接下来的学习中。)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用多媒体屏幕展示学生自主探究的内容:

1、描述伊万诺夫斯基研究烟草花叶病的实验过程,实验后他得出了什么结论。

2、病毒的大小用什么来表示,借助什么仪器来观察。

3、根据寄生细胞的不同,病毒可分为哪三类。

4、病毒的结构与由细胞构成的生物体的结构有什么不同。

5、病毒是怎样生活的?为什么说病毒是生物?

6、病毒与人类有什么关系?

只有明确了学习任务之后,学生才能有目的的投入到自主学习中。学习时间15分钟,学生采取先自学再小组探究交流的学习方法,在此期间我在学生中间巡回,以便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三)竞比展示、答疑解惑

1、 关于《病毒的发现史》的教学,先让学生描述伊万诺夫斯基研究烟草花叶病的实验过程,然后我在屏幕上展示出实验过程的简单步骤,学生对此可以一目了然。从实验过程中,学生可以发现:病毒比细菌还要小,只有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看清楚。然后展示一些病毒的图片,让学生了解病毒形状的多种多样。

到此,学生仅仅知道了病毒很小这一特点,为继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我提出一个问题,假设你是科学家,你还想研究病毒的哪些方面呢?这些方面都有什么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