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当代神农氏》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当代神农氏》教学设计第3页

  教学目的:

   1、学会如何围绕中心选取材料。

   2、学习科学家们科学严谨、执著的态度以及献身精神。

   3、学会通过重点词句理解人物的高尚品德和作者思想感情的阅读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1、本文为什么以神农氏为题?

   2、课文中四个描写袁隆平克服困难,成功为杂交水稻育种的事情,分别用小标题概括。

  二、探究学习,理解重点内容

   1、过渡:同学们,这篇课文记叙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成功培育杂交水稻的故事,表现袁隆平不计个人得失,献身科学事业的伟大精神。那么,课文中哪些重点词句体现出袁隆平的科学精神?今天,我们就继续来学习这篇课文。

   2、教师引导

     粮食,粮食,有什么办法能增加粮食产量呢?袁隆平,这个普通的湖南省安江农校教师,忧心忡忡,心急如焚。

    (1)指名朗读这句话。

    (2)你知道"忧心忡忡""心急如焚"这两个词语的意思吗?

    (3)这两个词语表现了什么?

      ("忧心忡忡"、"心急如焚"表现他的忧国忧民的情怀。)

      当西方学者断言"搞杂交水稻是对遗传学的无知"时,袁隆平偏偏要啃这块"硬骨头"。你体会到了什么?

      (用"偏偏"表现他迎难而上的决心,"硬骨头"突出了这一任务的艰巨)。

   3、重点品读

    "他卷起裤腿,脚踩污泥,头顶烈日,手持放大镜,像大海捞针似的在稻田里逐株逐穗地寻找。灼人的阳光晒黑了他的皮肤,小刀似的稻叶刮得他脸上、手上、腿上发痒发痛;汗水如注,一行行、一滴滴透过稻叶,滴进水中。"

    (1)指名朗读这两句话。

    (2)你从这两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

      (这两句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细节的描写,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了寻找的困难,即这种试验的难度之大,体现袁隆平坚忍不拔的精神。)

   4、教师引导

    "第一天,没找到。"

    "第二天,没找到。"

    "第三天,还是没找到。"

   (1)你从上面的三个句子中,体会到了什么?

     (体现时间漫长,表现袁隆平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精神。)

   (2)你能读出这种感觉吗?(一是要体现时间的漫长,二是要体现袁隆平持之以恒的精神品质来。)

   5、重点品读

     "袁隆平和助手们跳进水沟,小心翼翼地把稻株连根带泥挖出来。"

   (1)这句话,表现了科学家怎样的心情?

     (表现了科学家们对实验成果的珍爱和成功时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