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鲁教版必修四《六国论》教案10
2018-2019学年鲁教版必修四《六国论》教案10第2页

  论》,就是这样的"千古名作"。

(二)苏洵简介:

出示幻灯片,请一位学生读有关的文字。

苏洵(1009─1066)北宋散文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据说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仁宗嘉祐元年(1056),他带领苏轼、苏辙到汴京,谒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很赞赏他的《权书》、《衡论》、《几策》等文章,认为可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盛。

(三)整体阅读:分析《六国论》的论证结构和写作思路:

学生自读课文,讨论上述话题。发言、讨论、补充、明确。

1、 提问:本文的观点是什么?(学习第一段,翻译,字词疏通)

2、 提问:文章是怎样论证论点的?

先设置两个分论点,即"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和"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第二段主要论证第一个分论点,主要的论证方法是对比法(举例)和引证法(举例)

第三段主要论证第二个分论点,主要的论证方法是例证法。

3、 提问:六国灭亡有何教训?作者提出了怎样的策略的?

   教训有二:"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在此后的70年左右,发生了"靖康之变",北宋遭受了奇耻大辱。

策略:"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

4、结构提纲:

论证分论点一

弊在赂秦--

论证分论点二

总结经验 提出策略

借古讽今

5、小结:论证结构严谨匀称

乔吉和袁枚的话。

(幻灯显示:(元)乔吉:"凤头,猪肚,豹尾。"(清)袁枚的理解是:"大概是起要美丽,中要浩荡,结要响亮。")

(四) 探究式阅读:以"各家《六国论》的不同见解比较"为题,进行探究性学习。

(一)分两个大组分别自读苏辙的《六国论》和李桢的《六国论》,要求讨论、归纳他们与苏洵的不同见解的主要观点。

1、 学习苏辙的《六国论》:

抓住重要语句来分析:

"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故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

苏辙见解与苏洵的源源:课文最后第四段。

苏辙--不知天下之势

(出示"战国七雄"的幻灯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当时的形势。韩魏楚赂秦,齐燕赵不赂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