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度教科版选修3-1 1.6电容器和电容 教案(10)
2018-2019学年度教科版选修3-1 1.6电容器和电容 教案(10)第3页

  (实验演示1)将"25v 4700μF"电容器(出示实物)充以16V电压,然后短路放电产生白炽的火花,并发出较大的声响。(激发学生学习本节兴趣)然后教师明确告诉学生"电容器可以容纳电荷"。

  如何解释这一现象呢?(学生疑惑)现在我们来学习有关电容器的知识。(板书课题)

 (二)新课教学:

  展示各种电容器。并做解释:这是一种能容纳电荷的容器,今天我们来先来学习它--电容器以及描述它容纳电荷本领的物理量--电容

  1、电容器

  (1)构造:任何两个彼此绝缘又相隔很近的导体都可以看成一个电容器(讲解:电容器中将两片锡箔纸作为电容器的两个极板,两个极板非常靠近,中间的绝缘层用薄绝缘纸充当,分别用两根导线连接两极.这就是电容器的结构)。

  (2)电容器的充电、放电:

  [实验演示2]:把电容器的一个极板与电池组的正极相连,另一个极板与负极相连,两个极板上就分别带上了等量的异种电荷。这个过程叫做充电。

  现象:从灵敏电流计可以观察到短暂的充电电流。充电后,切断与电源的联系,两个极板间有电场存在,充电过程中由电源获得的电能贮存在电场中,称为电场能。

  [实验演示3]:把充电后的电容器的两个极板接通,两极板上的电荷互相中和,电容器就不带电了,这个过程叫放电。

  现象:从灵敏电流计可以观察到短暂的放电电流。放电后,两极板间不存在电场,电场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问题1:电容器在充、放电的过程中的能量转化关系是什么?待学生讨论后总结如下:

【板书】充电--带电量Q增加,板间电压U增加,板间场强E增加, 电能转化为电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