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三 第3章 第1节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学案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三   第3章 第1节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学案第4页

  

  ①实验现象:将尖端切下,放到胚芽鞘一侧,胚芽鞘总是弯向对侧生长。

  ②结论: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③该实验为什么要在黑暗中进行?排除光照可能对实验结果造成的干扰。

  ④拜尔实验的不足之处是无法证明尖端是否产生某种物质。

  3.温特实验

  

  (1)实验组是B,对照组是A。A与B对照说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生长的是胚芽鞘尖端产生的某种物质。

  (2)设置A组的目的是排除琼脂片本身的化学物质对胚芽鞘的影响。

  (3)实验结论:引起胚芽鞘弯曲生长的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温特将其命名为生长素。

  (4)由温特的实验结论可以推测单侧光的作用可能是改变生长素的分布,使生长素在背光侧分布的多。

  (5)在其他科学家的努力下,人们首先从人尿中分离出了生长素,它的化学名称是吲哚乙酸,结构如图。

  

  4.植物激素: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根据植物激素的概念,判断下列物质是否属于植物激素,并说明理由:

  (1)生长素:属于植物激素,理由:化学本质为吲哚乙酸。

  (2)生长激素:不属于植物激素,理由:属于动物激素,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3)2,4-D:不属于植物激素,理由:植物激素是由植物细胞产生的天然存在的具有调节作用的物质。

  

  [总结升华]

  1.四个重要结论

  (1)生长素产生部位--胚芽鞘尖端;

  (2)生长素发挥作用部位--尖端下部的伸长区;

  (3)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胚芽鞘尖端;

  (4)弯曲生长的部位--尖端下部的伸长区。

  2.植物向光弯曲生长

  (1)内因:生长素的分布不均匀。外因:单侧光照射。

(2)过程图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