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1教案:3.2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 教案6
2019-2020学年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1教案:3.2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  教案6第3页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请以我们周围的地理环境为例,分析说明各地理要素间的关系。总结: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共同组成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就是我们周围的地理环境,并且每个要素都作为整体中的一个部分发展着。 。思考并回答:思考并回答:温带季风气候区自然地理要素之间有无一定联系?具体表现在哪写方面?

思考并回答:我国北方地区的人们毁林开荒,破坏植被,将导致地理环境怎样的变化?以上事实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明确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特点,提高综合分析能力,体会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制约,感受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全球地理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但是,严格地说,全球没有两个地

域的环境是完全一样,即表现出非常显著的地域差异。如果有可能做一次长途旅行,如从我国的华南到温凉的北方,或从多雨的东南沿海到干旱的西北内陆,从高山的山麓攀登到山顶,都有明显的体验。

思考并回答:非洲赤道地区和撒哈拉地区为例,分析两个地区内地理要素的差异,分析原因。 明确地理环境差异性的特征,学会比较的方法分析区域间的差异,培养学生绘图能力和逻辑思考能力 陆地自然带 问:自然要素在某个区域组成的整体在地球表面的分布有何特点? 引出自然带概念 陆地自然带怎么形成 思考并回答 明确自然带的概念及成因。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提问:为什么我国南方炎热而北方温凉呢? 在画自然图时,我国东部地区的自然带从南向北(或从北向南)大 致与纬线方向分布一致,即作东西方向延伸、南北方向更替。引出:各自然带沿纬度变化的方向作有规律更替的现象,叫纬度地带性。 提问在中纬度的沿海地区多雨而内陆地区干旱,自然带又表现出不同的分布规律? 引出:各自然带沿着经度变化的方向做有规律更替的现象,叫经度地带性 提问:有的同学在假期里可能登过山,登上山顶有什么感觉呢? 明确:这种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水热状况、自然景观也随着发生变化的规律,称为山地地带性。 分析图3-2-7珠穆朗玛峰 它的基带(最下面的一个自然带)与平地上的自然带是一致的,即为常绿阔叶林带。随着高度的增加,自然带也发生相应的变化。 思考并回答

思考并回答 明确陆地环境的地带性分异规律,培养地理空间思维能力。 非地带性现象 提问:初中地理中学过绿洲,什么叫绿洲?绿洲可以出现在温带沙漠中(如我国新疆),也可以出现在热带、亚热带沙漠中。 小结:区别于以上地带性的分异规律,陆地表面由于种种原因,会出现一些非地带的现象,从而使地理环境更为复杂。 思考并回答

小组观看图片并讨论。 名曲非地带性因素的存在使地带性的分布规律被打破,使地理环境变得更为复杂,初步回血全面综合地分析问题。 【板书设计】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

一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概念: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使地理环境成为一个复杂的整体

二、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1、概念:地域分异规律指自然地理环境及其组成要素在某个确定方向上保持特征的相对一致性,而在另一确定的方向上表现出差异性,因而发生更替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