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民版必修3 专题六第2课 神权下的自我 教案1
2018-2019学年人民版必修3 专题六第2课 神权下的自我 教案1第2页

本专题以人文精神为线索,论述了西方自我意识的觉醒、复苏、发展与成熟的历史进程。何为人文精神,人民版必修三的解释道:"人文精神是一种人类的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生命、尊严和价值的高度重视,对人类各种精神文化遗产的无比珍惜,对人格道德的不懈追求。"这一定义从宏观视角阐释了人文精神的内涵,但值得注意的是在不同社会环境,不同的社会阶段,人的关注点和人的价值取向不尽相同,故不同时期展现的人文精神的内涵也会各有不同。因此,古希腊、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虽都绽放出了人文精神的光彩,但因其处于不同历史背景、社会环境,其展现出来的人文精神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就文艺复兴而言,文艺复兴孕育于基督教神权占统治地位的中世纪,由于受到中世纪神权的压抑,人只能匍匐在上帝的脚下,抑制自己的情欲和欢乐,忏悔错误,走完痛苦的人生历程,最终获得永恒的来世、天国幸福。所以文艺复兴所表现出来的人文精神就体现在以人的角度认识人,打破教会束缚在人身上的神权枷锁,倡导尊重人的本能、人的需要,肯定人的价值与地位,并尽情地享受现世生活的乐趣,以此来释放人们被压抑已久的人性。

基于上述认识,我以人性的发现与绽放为主题,设计了以下三个环节:

1.在艺术作品中绽放人性

通过对文艺复兴时期大师们作品的欣赏与解读,给学生呈现出文艺复兴时期人性绽放的历史场景,初步领悟文艺复兴时期人性的基本内涵。

通过设问与对比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在了解中世纪的艺术、思想文化等时代背景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文艺复兴时期大师们的作品价值,其价值不仅仅因为其高超的技艺,更是因为其承载了时代的精神与诉求:人的发现。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思考:人们已经被中世纪神权束缚了近一千年,为何到了14世纪,人们才想起来反抗呢?通过展示材料,揭示因为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从而唤醒了人们对个人价值的追求,人们要求从神学中实现自我解放、享受现实生活,从而更加深入了解文艺复兴时期人文精神具有的鲜明的时代特征。

2. 在宗教教义中发现人性

通过展现材料呈现认知冲突:人文主义者批判教会,为何以服务教会为荣?人文主义者提倡人性,为何虔诚信仰宗教神学?

通过展示《圣经》、中世纪基督教和人文主义者对人的认识的材料,引导学生站在历史高度更深入理解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与教会、人文精神与宗教神学存在着复杂的批判继承的关系,即人文主义者对当时天主教会的批判并不是要推翻、重建,而是要纠正,使之回到基督教以拯救人为宗旨的正轨上来。同时正是人文主义者对上帝的信仰,使他们从基督教的思想中找寻到了人文主义的理论基础,既然人是上帝创造的,人的能力是上帝赋予的,人就应该是高贵的,从而达到借助上帝的权威还原人应有的尊严与地位,重现人的价值与光芒。

3. 在时代嬗变中反思人性

通过材料展示在人文精神的熏陶下,社会出现了个性解放并积极享受世俗快乐的潮流,同样在人文精神肯定人的智慧、价值的激励下,促进社会、科学的进步,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但同时我们也注意到随着个性的解放,也出现了极端纵欲、道德丧失、犯罪频发、铺张浪费等不良现象。引发学生思考,我们该如何张扬人性,如何过好世俗生活。并且以史鉴今,引导学生思考,如今,人文主义逐渐深入到社会的每一个细胞,社会更加注重个人创新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如何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存。通过思考,使学生完成情感的升华。 课标分析:《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对于《神权下的自我》一课的学习要求是:"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和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本课集中探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如何将人从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中解放出来。文艺复兴偏重上流社会的思想启蒙,通过文学艺术的形式倡导人回归人性,以人为中心,并积极享受现实生活,从而达到解放人的目的;而宗教改革则通过路德等人对教会的改革,将灵魂自救的主导权转移到了每位世俗人的手中,抬高了世俗平民的地位,从而实现将广大的平民从教会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宗教改革,其范围要远超文艺复兴,所以这两场运动从不同角度、不同领域和不同范围解放了人。由于这两场运动时间跨度较大,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其中重要的历史概念也比较多,因此我在教学设计中做了适当的"取舍",只涉及文艺复兴,力求重点突出,让学生充分认知文艺复兴时期人文精神的具体内涵,并理解为何这个时候会出现、理解这一时期的人文精神与传统基督教思想存在的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时思考这种人文精神具有的时代价值和对今天产生的超越时空的永恒影响。

学情分析:通观本课内容,既没有深奥的理论,也没有生僻的古文,加之学生在初中对此内容多少有所涉猎,故对高二学生而言,本课相对简单。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学生经过一年的高中历史学习,部分同学已经初步养成用历史的眼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甚至分析问题,但对大部分同学来说,还是停留在浅层次记忆历史结论的阶段。加之文艺复兴又是外国史,距离我们有几百年的时间,学生很难建立起通往历史现场的桥梁,感触鲜活的文艺复兴史。这时就需要教师通过展示相应的历史材料、图片以及设置一系列有启发性的问题,帮助学生进入历史现场,感知文艺复兴时期人性的绽放,领悟人文主义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