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选修1 专题1课题3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 学案
2018-2019学年人教版选修1 专题1课题3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 学案第2页

  

  2.制作过程

  (1)将新鲜蔬菜预先处理成条状或片状。

  (2)按照清水和盐的质量比为4∶1的比例配制盐水,煮沸冷却后备用。

  (3)将经过预处理的新鲜蔬菜混合均匀,装入泡菜坛内,装至半坛时,放入蒜瓣、生姜及其他香辛料,继续装至八成满,再徐徐注入配制好的盐水,使盐水没过全部菜料,盖好坛盖。向坛盖边沿的水槽中注满水。

  (4)腌制的条件:注意控制腌制的时间、温度和食盐用量,温度过高,食盐用量不足10%,腌制时间过短,容易造成细菌大量繁殖,亚硝酸盐含量大量增加。一般在腌制10天后亚硝酸盐含量开始降低。

  自主思考 乳酸菌的代谢类型为厌氧型,泡菜制作过程中哪些措施有利于为菌种提供厌氧环境?

  提示:盐水没过全部菜料、泡菜坛水槽中注满水,均可为乳酸菌营造厌氧环境。

  3.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

  (1)原理: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将显色反应后的样品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液进行比较,可以大致估算出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2)测定步骤:配制溶液→制备标准显色液→制备样品处理液→比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