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3.1数花生》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
北师大版《3.1数花生》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3页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揭示问题。

1.谜语引入: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这里有一个谜语,请大家猜一猜: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个白胖子。它是什么呢?(课件展示)

2.提出问题:对了,它就是花生,这也是本节课老师送给大家的礼物,每个人的纸杯里都装着一些,和同桌看一看,你们的花生一样多吗?谁多谁少呢?怎样判断。(提出问题,激发数的兴趣)

3.同桌之间交流后汇报,说法不一,那么如何让老师知道你们谁说得对呢?学生齐呼:数花生。(揭示辅助课题,在副板书位置书写:数花生)

【设计意图:一年级孩子活泼好动,引用猜谜语和主动参与的方式能更好地吸引孩子注意力,并引发他们对数学问题的深入思考,更能让孩子们带着探究的欲望进入到下一环节的学习中。】

  二、 探究发现,建立模型。

  1.出示花生,组织学生进行数数。

  这么多花生,到底有多少呢?请同学们慢慢地将花生倒在桌上,小心不要让花生掉落在地上,(表扬动作安静迅速的学生)仔细数一数。(记录自己数的结果)

2.鼓励学生再数一次,自我检验。

同学们数了那么多花生,大家数的结果都不一样,谁愿意到前面来数给大家看,其他同学当小监督员,一起跟他数。看看他数的对不对?(教师帮到前面来数的同学把花生拿到讲桌,该生边拿边数,其他学生帮他一起数......记录数的结果)师(对数的学生说):你刚才自己数的是a,现在大家帮你数的是b,说明你刚才数错了,没关系,只要你以后都像刚才那样认真,边拿边数,拿的和数的一样快,相信你一定能数对。

3.学生总结汇报数花生的方法。

  教师把b个花生举起,大家看b个花生就是这么多!(培养感官认识,为估算奠定基础)刚才大家数了这么多花生(板书:数花生),到前面来的这位小朋友是一个一个数的(板书:一个一个数),拿一个数一个,谁和他的方法一样?其他同学是怎样数的?

预设:

(1) 两个两个,三个三个,五个五个,十个十个数等。(学生说出后幻灯片演示过程并板书)

(2)分大小数,再相加。有这种情况要给予鼓励:按大小数再相加也是一种方法。

(3)数完放入纸杯中。出现这些情况教师小结:拿到一边和放到纸杯中都是为了 把数过的和没数过的区分开。

  4.全班同学换用方法验证。

那你们数的对不对呢?我们换种方法数来验证一下(和自己数过的方法不同),同桌两人的花生一样多吗?和你们数之前猜的一样吗?还没有数对的小朋友,课外时间多练习数一数,你一定能数对!

5.数出数量是100的花生。

  现在咱们要数一些更大的数,同学们敢挑战吗?同桌两人把花生合在一起,从中数出100个花生来。可以再换一种方法数数看。这次咱们来个"接龙数数",两人合作,请1号同学数2号同学当小监督员,当老师说停时,换2号同学数,1号同学当小监督员,小监督员一定要仔细跟着数,记住老师说停时他数了多少,数的同学也要注意,老师说停就停下来换人数。数完以后如果有多余的把多余的花生放在1号同学的纸杯里,看看哪两个同学数的既准确动作又迅速。

  小结:表扬10个10个数的同学,全班共同数,10,20,30......100.

一个一个数的同学数到99,再添1个花生是多少?99后面是100。

  【设计意图:本节设计,重在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数数,让学生在数的过程中增强对100以内数的认识,感悟事物与数之间的对应关系,手口对应,掌握数数的方法。且在探究各种方法的过程中,充分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基础上,通过交流在进行归纳,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此时,刻意增加的"用另一种方法再次自我检查"的环节,让学生亲身经历不同的方法数数,促进内化。】

  

  三、 理解应用,强化体验。

  老师知道同学们个个都很聪明,下面老师想考考你们好不好?有没有信心答对老师所出的问题?好!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

  1.练一练1题 教材P23

  (1)让学生充分的动手操作。

  (2)指名到前面来数一数。(经历过程,自我检验)

大家数数的本领真棒,我们再来回顾一下从10数到100,现在这些是100个花生,如果王老师拿走一堆儿还剩多少呢?(90),再拿一堆呢?带着学生倒数,边拿边数。同学们太了不起了,不仅会正数还会倒数。

  2.练一练2题 教材P23

  (1)学生自己独立思考。

  (2)汇报交流,第二小题鼓励学生说出是几个几个数的。(22,32,42....)

  3.练一练3题 教材P23(让学生弄清楚从哪个数开始数)

  4.练一练4题 P23

  (1)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圈数。

  (2)汇报交流,教师展示学生不同的圈数法,结果是43。表扬十个十个数的,每行都是十个,排列的很整齐,很快就能数出结果。

  (3)指出不规律的第二幅图,鼓励学生再数一次,自我检验。

  5.练一练5题 P23

  (1)学生自己独立思考数数。

  (2)汇报交流,展示不同数法。

(3)引导学生找到巧妙方法,上下两行交换位置,凑成十。

  【设计意图:在不同层次的练习中,进一步理解100以内数的规律,提高学生运用不同方法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的能力。】

  

  四、 总结归纳,提升经验。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通过数花生,认识了100以内的数(主板书100以内数的认识),谁能总结一下自己的收获:

  1.通过数花生,你学到了哪些数数的方法?

  2.数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呢?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说一说,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教师适时引导,帮助学生梳理本节所学内容,意在让学生体验学习数学的过程方法,建立数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板书设计:

100以内数的认识

方法:(手口对应)

一个一个数:1,2,3,4......

两个两个数:2,4,6,8,10.....

五个五个数:5,10,15,20......

十个十个数:10,20,30,40,50,60,70,80,90,100

教学回顾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