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北师大版选修一 第1章 第2课时 微生物的选择与纯培养 学案
2018-2019学年北师大版选修一  第1章 第2课时 微生物的选择与纯培养 学案第3页

归纳总结 (1)菌落中的微生物是同一类型的,可以看做一个种群,菌落的特征是进行菌种鉴定的重要依据之一。

(2)常见的选择培养基

①加入青霉素可以分离出酵母菌和霉菌。

②加入高浓度的食盐可得到金黄色葡萄球菌。

③无氮源培养基可以分离固氮微生物。

④石油是唯一碳源的培养基,可以分离能消除石油污染的微生物。

⑤将培养基放在高温环境中培养,分离耐高温的微生物。

1.下列关于四种生物的能源、碳源、氮源和代谢类型的描述,其中正确的一组是(  )

项目 硝化细菌 乳酸菌 酵母菌 衣藻 能源 氧化NH3 分解乳酸 固定N2 利用光能 碳源 CO2 糖类 糖类 CO2 氮源 NH3 N2 N2 NO 代谢类型 自养需氧型 异养需氧型 异养需氧型 自养需氧型

A.硝化细菌、乳酸菌 B.乳酸菌、酵母菌

C.酵母菌、衣藻 D.硝化细菌、衣藻

答案 D

解析 解答此题时应明确:硝化细菌、乳酸菌属于细菌,酵母菌属于真菌,衣藻属于真核生物。微生物所需的能源、碳源、氮源因其同化作用类型的不同而不同。

2.培养基是人工配制的适合不同微生物生长繁殖或积累代谢产物的营养基质。先用完全培养基培养混合菌种,然后分别放在A、B、C三种特殊培养基上培养,分别得到菌落①、②、③。其中A培养基以蛋白质为唯一碳源;B培养基中缺氮源;C培养基中成分如下表:

成分 粉状硫 MgSO4·7H2O (NH4)2SO4 FeSO4 KH2PO4 CaCl2 H2O 含量 10 g 0.5 g 0.4 g 0.01 g 4 g 25 g 1 000 mL

请分析回答:

(1)菌落③同化作用类型最可能是 。

A.光能自养型 B.化能自养型

C.异养型 D.A或B

(2)如果要获得具有固氮能力的菌株,应选用菌落 ;如果要培育获得大量蛋白酶的菌株,应选用菌落 。

(3)从题中分析可见,生物进化的内在因素是 ,对生物生存起重要作用的因素是 。

问题导析 (1)蛋白酶可水解蛋白质为氨基酸。

(2)当培养基无氮源时,固氮微生物可以进行固氮作用,获得氮源。

(3)题干表格中缺少碳源成分且含硫较多。

答案(1)B (2)② ① (3)遗传和变异 外界环境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