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上苏教版数学教研课《第三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学设计
五上苏教版数学教研课《第三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学设计第2页

 用图表示:请同桌之间拿出印好的大小完全相等的两个正方形,用你喜欢的颜色分别表示出0.30和0.3。

导:想想0.30表示什么意思?0.3呢?应该涂多少格?

学生涂完色问:你为什么这样涂?之后演示涂色过程。

问:谁涂的面积大?0.30和.0.3的大小怎样?你是怎么知道的?

 课件演示重合图形。(在原板书下再板书:0.30=0.3)

用具体的钱数解释:0.3元和0.30元都是3角,所以0.3元=0.30元

用计数单位理解:0.30是30个1/100,也是3个1/10;0.3是3个1/10。

(4)观察思考

0.30=0.3 ,从左往右看,小数有什么变化?小数的大小呢?那从右往左看,小数有什么变化?小数的大小呢?你能概括刚才的发现吗?

使学生初步体验小数的末尾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

【让学生学会怎样观察分析事物的规律性,是一种科学方法的学习。结合数学的学习,让学生学习一些科学的方法,无疑对学生的发展是有用的】

2.教学例5

.(1)课件出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的刻度尺图

请比较一下它们的大小。学生略加思考后马上提问,要求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即想的过程)

演示:重合法比较1分米、10厘米、100毫米的大小。

板书并演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2)导入例1:

 你能把它们都写成用米做单位的小数的形式吗?必须体现它们的原先单位。

导:分米和米有什么关系?厘米、毫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