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专题10 综合技能培养 诗歌比较鉴赏命题角度及解题要领(含答案)学案
2018-2019学年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专题10 综合技能培养 诗歌比较鉴赏命题角度及解题要领(含答案)学案第2页

  记梦寄师伯浑①

  [宋]陆游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注] ①师伯浑,陆游的友人。

  [对比问题] 词中"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与陆游《书愤》中"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相比较,两处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

  [试题解析] 这道题要求把同一诗人不同诗歌的课外诗句与课本所学诗句进行对比。题中点明了对比内容和对比点,词句中,我们由"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可知作者抗金报国、建功立业的理想未能实现,从"鬓虽残,心未死"可知作者虽烈士暮年,但壮志不已。诗句中,"空自许"说明壮志未酬,下句"衰鬓已先斑"说明年已老大,两相对比表达的是一种悲愤心情。再结合陆游的身世,表达感情的同异便很明显了。

  [参考答案] 相同点:词句和诗句都表现了诗人抗金报国、建功立业的爱国之志和壮志未酬、理想落空的伤感之情。

  不同点:前者抒发了对自己不被理解的慨叹,突出了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心境。后者着重表达了诗人壮志未酬却已年老鬓衰的悲愤情怀。

  [解题要领] (1)要熟悉课本诗句, 并能准确鉴赏。(2)了解作者生平,熟悉作者思想,结合全诗的感情基调。(3)思想感情用语的使用要准确恰当,不能胡乱套用。(4)分层或分句分析,先找同再找异,先整体再局部。

  三、不同诗人同一描写景象表达思想感情的比较

  湖州歌(其六)

  [南宋]汪元量

  北望燕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

  夕阳一片寒鸦外,目断东西四百州。

  [注] 此诗是元灭南宋时,作者被元军押解北上途中所作。

  [对比问题] 简析"大江东去水悠悠"与苏东坡"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表达的不同情感。

  [试题解析] 这道题也是课外诗句与课内诗句的对比,所不同的是两位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境遇不同,描写景象虽然相同,但表达的感情却不同。汪元量的诗是一首写景诗,但景中含情:身处南宋灭亡之时,自己又被押解北上,看到"大江东去水悠悠",看到"夕阳"、"寒鸦",却渐渐看不到"东西四百州",怎能不产生悲痛心情呢?苏轼的诗是一首怀古诗,面对大江,想起了历史上的一个个英雄人物,都已不复存在,不由产生感慨。

[参考答案] "大江东去水悠悠"抒发了作者身处国家灭亡不可挽救之时的悲痛心情,侧重现实。苏轼的诗句表达了对历史流转、英雄不在的感慨,侧重怀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