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教案第4页

  ②爬山虎的脚是怎么爬的?

  (3)先来解决爬山虎的脚长在哪儿的问题。

  ①请读第3自然段,你能用一句话告诉大家爬山虎的脚长在哪儿吗?

  (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长叶柄的地方的反面。或者说爬山虎的脚是在茎上长叶柄的地方的反面长出来的。)

  ②老师出示画有爬山虎叶子和茎的图画,让学生指图再说。

  (4)学习爬山虎的脚什么样,什么颜色。

  ①读第3~5自然段,画出有关的句子,然后学生回答,同时老师出示幻灯片:

  枝状的六七根细丝--嫩红  细丝头上变成小圆片--巴住墙

  细丝由直变弯曲--灰色的

  ②请一部分学生画出刚长出的没触着墙的脚。(在事先准备的有茎叶的图上画。)

  请另一部分学生画触着墙后的脚。

  ③讨论画的情况。

  教师通过投影,展示出画得有问题的图画,学生再说明出错的原因。

  ④小结。爬山虎真是了不起!为了生存,它在不断地改变着自己,使自己牢牢地巴在墙上。而这一过程不是一天、两天,可见作者是经过了认真而又持续不断的观察才看清的。这种做法真值得我们学习啊!

  (5)学习爬山虎的脚是怎样爬的。

  ①自学第4自然段,明白了汇报,可以读,可以说,可以表演。

  ②学生汇报。

  ③老师举起几张卡片,卡片上的这些词都与爬山虎的脚有关:触、变、巴、弯曲、拉、紧贴。全体同学按卡片上的词的顺序背诵第4自然段。

  ④读了这段,你有什么问题?

  细丝为什么变弯了?触着墙的细丝头为什么又要变成圆片?细丝拉嫩茎是怎样用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