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苏教版数学公开课《第四单元:比例》教案教学设计
六年级下册苏教版数学公开课《第四单元:比例》教案教学设计第3页

一、揭示课题,感知规律(预设8分钟)

1.学生认定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

2. 说出下列每组数量之间的关系。

(1)速度 时间 路程

(2)单价 数量 总价

(3)工作效率 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

3.揭示课题

二、目标驱动,拓展规律(预设8分钟)

1.出示例1的表格(略)

出示学习菜单。

(1)任意写出四组对应的路程和时间的比,并求出比值。

(2)说说表中列出了哪两种量,这两种量是怎样变化的。

(3)这个比值表示的是什么?你能用式子表示上面几个量之间的关系。

三、全班交流,提炼建模(预设10分钟)

1.围绕学习提纲组织交流。

2.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3.完成"试一试"。

四、运用提炼,内化提升(预设9分钟)

抽象表达正比例的意义

1.引导学生观察上面的两个例子,说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2.启发学生思考:如果用字母x和y分别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xy表示它们的比值,正比例关系可以用怎样的式子来表示?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关系式:x/y=k(一定) 【板块一】

  师:这些是我们已经学过的一些常见数量关系,每组数量之间是有联系的,存在着相依关系。当其中一种量变化时,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而且这种变化是有一定的规律的,你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吗?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和认识这种变化规律。

【板块二】

1.请大家围绕学习菜单进行自学。

2.学生自学后,组内进行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板块三】

1.通过交流,使学生初步感知两种量的变化情况:行驶的时间扩大,路程也随着扩大;行驶的时间缩小,路程也随着缩小。初步感知两种量的变化情况,得出:路程和时间是两种相关联的量,时间变化,路程也随着变化。

2.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表中的数据,找一找这两种量的变化的规律,启发学生从"变化"中去寻找"不变"。

学生可能会从不同的角度去寻找规律。

3.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计算,突出对应的路程与 时间之间的比值不变这一规律,根据发现的规律启发学生思考:这个比值表示什么?上面的规律能否用一个式子表示?

4.上面的规律能不能用一个式子来表示?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关系式:= 速度(一定)

5.教师对两种量之间的关系作具体说明:路程和时间是两种相关联的量,时间变化,路程也随着变化。当路程和对应时间的比的比值总是一定,也就是速度一定时,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是成正比例的量。

  (板书: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

试一试:

1.要求学生根据表中的已知条件先把表格填写完整。

2.根据表中的数据,依次讨论表格下面的四个问题,并仿照例1作适当的板书。

3.让学生根据板书完整地说一说铅笔的总价和数量成什么关系。

【板块四】

通过观察上面两个例子,让学生进一步建立"正比例的意义"这一概念。 作

计 五、当堂检测,评价反思(预设10分钟)

1. 完成练习十三1-3题。

2.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并说明理由。

(1)《小学生作文》的单价一定,总价和订阅的数量;

(2)小新跳高的高度和他的身高;

(3)小麦每公顷产量一定,小麦的公顷数和总产量;

(4)书的总页数一定,已经看的页数和未看的页数。

六、家庭作业,拓展延伸

1.《补充习题》41页

2.优生完成《一课一练》"智力冲浪"题。 【板块五】

1.学生独立练习,教师巡视对学困生及时给予指点。

第1题让学生按题目要求先各自算一算、想一想,再组织讨论和交流。

第2题先让学生独立进行判断,再指名说判断的理由。

第3题要先让学生说说题目要求我们把已知的正方形按怎样的比放大,放大后正方形的边长各是几厘米,再让学生在图上画一画。

2.针对作业中错误率高的题师生一起分析、补救。

【板块六】

1.一般学生完成补充习题,数学尖子做完后完成"智力冲浪"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