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教研课《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教研课《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教案教学设计第3页

  活动:让学生沿东经80º画出一条线,通过小组讨论,说出沿东经80º的地形变化特点。通过分组活动,使得全班每个学生都得到了充分参与,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由被动学习变成主动获取知识,让学生的学习过程充满新奇、乐趣。

4、 根据前面掌握的分析亚洲地形剖面图的方法,结合"活动"第一题第(3)问,引导学生分析"北美洲大陆沿北纬40º纬线的地形剖面图"分析深度可根据学生的水平而定,一般能够判断出东西高、中间低即可。

5、 引导学生在"亚洲地形图"上,按教材提示,找出亚洲的主要河流。

学生完成下列任务:

(1)流入太平洋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流入印度洋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流入北冰洋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最终不流入海洋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读图小组讨论亚洲河流的流向问题,注入北冰洋的河流、注入太平洋的河流、注入印度洋的河流大致以什么样的方向流入海洋?小组讨论得出结论。并根据结论结合亚洲的地势特点思考分析河流的流向与地形之间的关系。最终归纳得出:亚洲的河流发源于中部高原、山地,呈放射状流入周边海洋。

6、 结合"活动"第2题,引导学生通过读图6.11和图6.12,解释北美洲地形对河流流向的影响(北美洲地势中间低,但中部北高南低,密西西比河主干呈自北向南流;东西部地势高,所以,密西西比河庞大的支流水系多发源于两侧高原、山地)。

板书设计:

1、 亚洲的地势特点:中间高,四周低

2、 亚洲地势沿30ºN的地势变化特点:低--高--低

3、 亚洲河流的流向:发源于中部高原、山地,呈放射状流向周边海洋

注入太平洋的河流:

注入北冰洋的河流:

注入印度洋的河流:

没有注入海洋的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