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4.11.2《社会历史的主体》精品学案(新人教版必修四)
政治:4.11.2《社会历史的主体》精品学案(新人教版必修四)第4页

 为英雄人物。但他们的作用不可能超越人民群众,也不可能改变历史发展的方向。

3.辨析:在一切工作中都必须大搞群众运动,才能真正实行群众路线。

3.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党的一切工作都必须走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贯彻群众路线的方式和方法有很多种,应该因地制宜,不能墨守成规,拘泥于一些传统的模式,要在新形式下创造发动和组织群众的新方法。

群众运动只是实行群众路线的一种方式。那种认为在一切工作中都必须大搞群众运动才能真正实行群众路线的观点是错误的,因为违反群众路线的群众运动必然会损害群众的积极性和党的形象。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必须建立在细致艰苦的工作基础上,而不能满足于表面上的轰轰烈烈,这样只能是形式主义。

四、(学案)能力拓展

材料一毛泽东说:"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得到起码的知识。"

材料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

(1)如何理解毛泽东所说的群众是真正的英雄?

(1)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他们对历史的创造作用表现在: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从根本上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推动着社会的全面进步;人民群众又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在社会变革中起主体作用。因此,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

(2)两则材料之间有什么内在的联系?

(2)材料一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基本观点。我们肯定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就应该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就应该做到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材料二指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为人民服务,其理论根据就是材料一所体现的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基本观点。

(3)两则材料所体现的思想对我们的工作有什么指导意义?

(3)其指导意义在于: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要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些工作的根本出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