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伯牙绝弦》导学案(共两课时)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伯牙绝弦》导学案(共两课时)第2页

  一读伯牙, 一读钟子期

  伯牙善鼓琴, 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 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 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所念, 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2、我要想像人物心情,读出不同的语气。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达标测评】

1、翻译句子。

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2、想象伯牙的琴声还会表现那些动人的场景?练习句式仿写。

白雪皑皑 杨柳依依 春雨绵绵 烈日炎炎

伯牙鼓琴,志在清风,钟子期曰:"善哉,徐徐兮若清风!"

伯牙鼓琴,志在明月。钟子期曰:

【知识链接】

伯牙:名瑞,伯牙是他的字,春秋战国时期楚国郢都(今湖北荆州)人, 最擅长弹琴。伯牙是春秋战国时期晋国的上大夫,春秋时著名的琴师,擅弹古琴(是琴不是筝),技艺高超,既是弹琴能手,又是作曲家,被人尊为"琴仙"。

  钟子期:春秋楚国(今湖北汉阳)人。相传钟子期是一个戴斗笠、披蓑衣、背冲担、拿板斧的樵夫。

伯牙学琴:春秋时期,有一个人叫伯牙,随成连先生学古琴。他掌握了各种演奏技巧,但是老师感到他演奏时,常常理解不深,单纯的把音符奏出来而已,少了点神韵,不能引起欣赏者的共鸣。老师想把他培养成以为真正的艺术家,有一天,连成先生对伯牙说:"我的老师方子春,居住在东海,他能培养人情趣的方法。我带你前去,让他给你讲讲,能够提高你的水平。"于是两人备了干粮,驾船出发。到了东海后,先生对伯牙说:"你留在这里练琴,我去寻师傅。"说罢 ,就驾船远去了。过了十天,先生还没有回来。伯牙在岛上等得心急,每天调琴之余,举目四眺,他面对着浩瀚的大海,倾听着澎湃的涛声。远望山林,郁郁葱葱,深远莫测,不时传来群鸟啾啾飞扑的声响。这些各有情趣、音响奇特不一的景象,使他不觉心旷神怡,浮想联翩,感到自己的情趣高尚了很多。伯牙产生了创作情趣,要把自己的感受谱写成音乐,于是他架起琴,把满腔激情倾注到琴弦上,一气呵成,谱写了一曲《高山流水》。没多久,成连先生驾船而返,听了他真情的演奏,高兴地说:"现在你已经成为天下最出色的琴师了,你回去吧!"伯牙恍然大悟,原来这涛声鸟声就是最好的老师。此后,伯牙不断积累生活和艺术体会,终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