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1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教案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1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教案第3页

导入

一、核酸的种类

二、观察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

三、核酸是由核苷酸连接而成的长链

四、小结

五、课堂练习 情境:某犯罪嫌疑人面目变化很大,让人很难辨别。假如你是一位刑侦专家,你认为在已获取该人的照片、指纹、口腔上皮细胞标本、皮屑标本的条件下,以下检测方法最可靠的是( )

A.鉴定面部特点,并与档案照片比对

B.鉴定指纹特点,并与档案指纹比对

C.检测口腔上皮细胞中的DNA分子

D.检验皮屑标本的有机物种类及含量

设问:1.请说出你的观点,并简述理由。2.DNA具有怎样的结构呢?3.为什么DNA比指纹还要可靠呢?

DNA属于核酸,学完核酸这节课,相信同学们就会找到答案。

设问:1.核酸的分类?2.从中文名称中能看出DNA和RNA有何区别?

情境:出示两种五碳糖的图片

追问:脱氧核糖和核糖含有几个碳原子?二者结构上有何区别?

DNA和RNA在细胞中如何分布呢?我们可以通过染色实验来观察二者的分布。请同学们带着以下问题来观看实验过程。

1.实验的过程是什么?2.实验的现象是什么?说明了DNA和RNA是如何分布的?

播放实验过程的视频。

追问:1.将口腔上皮细胞放入0.9%的NaCl溶液(生理盐水)中的原因是什么?2.为什要先加盐酸?3.先用______显微镜观察:选择染色_______、色泽___的区域,移至____________,将物像调节清晰。换用_____显微镜观察(此时视野变____):调节____________,观察________________的染色情况。

独立完成探究一中的4.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实验的操作步骤是:"制片→水解→冲洗→染色→酒精去浮色→观察"

B.染色时先用甲基绿染液染色,再滴加2~3滴吡罗红染液

C.与甲基绿结合的核酸分子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

D.将涂片用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处理后,接着用染色剂染色

尝试指出其他选项存在的错误,并进行改正。

核酸和蛋白质一样,也是生物大分子,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叫什么?它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情境:出示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和脱氧核苷酸长链2张图片

设问:1.DNA和RNA的基本组成单位分别叫什么?二者之间有何区别?3.核苷酸如何形成核酸?

情境:下图是某核苷酸(图1)与核苷酸链(图2)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图1的化合物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是组成_____的基本单位。

(2)图2所示2、3、4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结构中的核酸主要分布在________,可用________染色观察。与另一种核酸相比较,其特有的碱基的中文名称是____________。

(4)试从该结构分析其可以贮存多种多样的遗传信息的原因?

(提示:与结构_______(填数字)的_____________有关。)

追问:核酸具有什么功能?

1.比较DNA和RNA的异同。

2.完成表格,并小结细胞生物和病毒在遗传物质等方面的区别。

布置检测案中1~2道小题

学生分析并简要阐述自己的观点

回顾预习案,比较并回答

比较得出DNA和RNA在组成上的区别之一。

学生观看录像。思考并回答实验的现象和实验结果。比较得出DNA和RNA在分布上的区别。

合作探究,完成探究案中的探究一。

完成检测题

表达与交流

回顾、展示预习案

比较得出DNA和RNA在组成上的区别之二?

完成探究案中探究二。展示学习成果。

分析并讨论

比较并回答

完成表格并回答

完成检测案中的习题 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补习前提知识,引入新知的学习

直观呈现五碳糖的图示,帮助学生比较DNA和RNA在化学组成上的区别。

视频演示实验过程,弥补不能动手实验的缺憾,学生对实验过程有感性、直观的认知。

通过设问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重要实验步骤及操作原因。

检查学习效果,及时巩固学习内容

引入对核酸结构的学习,建构关于核酸结构的知识网络

以问题情境,检测学生预习情况,同时强化已建构核酸的结构的知识网络,突破本节重点。

分析DNA多样性和特异性的原因。回扣引课情境。

小结本节核心内容。

及时巩固 用时2分钟

2分钟

15分钟

20分钟

3~4分钟

2分钟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