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化类”阅读与写作专题指导1
高考“文化类”阅读与写作专题指导1第4页

  D.应该通过努力,让那些还没有完全从生活中消失的传统民间艺术,重新回到我们今天的生活。

说村落

●阎连科

2006年高考重庆卷

  (正文略)

  1.文章以"说村落"为标题,就文章构思而言,作者对"村落"是如何"说"开去的?

  2.文章中说:"这是当今社会中村落的悲哀,而对于村落以外的人,是什么也谈不上的,或幸或悲。"这蕴含着作者什么样的情感态度?你怎样看待村落的命运?

阅读突破策略

  就阅读自然科学类、社会科学类文章及文学作品而言,"宏观把握,微观推敲"的阅读方法需要牢记。

  所谓"宏观把握",就是要整体感知文章,了解大意。要解决以下问题:文体(包括细致的分类,如抒情散文、哲理散文等)、人物、事件、行文线索、文章思路、大致结构、基本观点、感情主旨等。具体方法包括提要钩玄、眉批要点。

  所谓"微观推敲",就是结合具体的题目推敲一段、一句、一词的含义及其关系。在考场限定的时间内,若想完全读懂一篇文章似乎不现实,这就需要考生结合具体题目选择重点"推敲"。

  一、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从阅读材料中辨别各种信息,筛选出自己所需要的,是达到阅读目的的重要方面。"重要信息"包括:文章中的基本的概念和新的知识、对重要概念和知识的解释阐述、最能表达作者写作意图即文章主旨的语句、文章所使用的重要材料。

  辨别和整合重要信息和材料,具体的要求有:能发现文中的有关信息和材料,能按要求分类整理信息和材料,能按要求捕捉和筛选文中重要信息和材料。

  高考现代文阅读选文的信息是十分丰富的,但人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得到的信息却是有限的。要善于从许多文字中,忽略次要信息,辨别筛选出对某一概念的准确解释和阐述,或者根据某种观点或特定的要求去辨别筛选。提炼要点,是筛选信息的重要环节。

  对信息要点,如果文中有某个现成的词语或句子,可采取"直接摘取"的办法;对涉及范围较大,干扰信息较多的信息筛选,要运用所学到的有关知识和技巧,采用"对比"、"求同"、"辨异"等方法,把信息区别开来,然后把最有效的信息加以概括,提炼出所需要的信息来。

  对于文中的信息筛选整合,主要是抓住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进行概括,把复杂信息分成几个方面进行提炼,联系时代背景(大语境),联系上下文(小语境),抓明示信息、修辞方法和表达方法等,体会捕捉隐含信息。

  如前面"名题共赏"中2008年福建卷中的第1题,重点考查考生筛选和推断文中信息的能力,需要准确把握原文信息作答。答案为B项。B项曲解原意,由原文"其实不是人们疏离了传统,而是传统的情感无所依傍,缺少载体"可知。A、C、D三项可以筛选和整合第一段和第二段信息看出均为正确选项。

  筛选信息可以分为三个步骤进行:一是略读,了解大概,抓住材料的主要内容;二是对照题目,速读、跳读,从文中找出与试题对应的部分,依据题目要求,确定信息筛选的标准;三是针对找出的内容,进行提取、整合。在具体操作中,主要抓住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必要时把复杂信息分成几个方面进行提炼、进行简要的梳理,分清有关与无关、主要与次要。舍弃次要和无关的部分,再加以概括;社科文和文学作品,还要联系上下文、时代背景,抓提示信息、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等去捕捉隐含的有效信息。